滚动新闻

你创造历史!我记录历史!

《寻找航空工业同龄人》:出生于1951年的他/她讲述新中国航空工业70年,一群航空人和他们热爱的航空事业!

“从《航空时报》开始,经过《中国航空航天报》到《中国航空报》,我们始终把新闻报道放在第一位!”

——中国航空报 荣为人

《航空时报》创刊号

在上世纪80年代,国务院各部委创办了一批立足各领域的专业报纸,航空工业部创办的第一份公开发行的报纸——《航空时报》也应运而生,成为现今《中国航空报》的前身。1986年5月14日上午我到报社正式报到,成为航空工业新闻队伍中的一员。就这样,一干就是25年,直到2011年4月在《中国航空报》社退休。

从《航空时报》开始,经过《中国航空航天报》到《中国航空报》,我们始终把新闻报道放在第一位;按照新闻规律办报,“在重大问题上不缺位,在关键时刻不失语”,在国内众多报纸中,确立了航空新闻媒体的权威性;并且发挥专业编辑熟悉航空、精通外语的优势,除了采访报道国际航展,还创办了英文版的《文摘》(Digest),向世界传播中国航空工业的声音,在外商和驻华机构中有近百订户。

荣为人的记者证。

那时候新闻报道提倡“抓活鱼”,讲求实效,讲究质量,重视新闻价值;一有新闻线索,马上跟踪采访,然后及时报道,跟上事物发展的快节奏。

记得1988年9月,一天上午在部机关开会时得知何文治副部长下午出发去合肥调研运7飞机使用情况,王钟强副总编安排进行采访报道。

和报社同事们在北京航展宣传航空报。

那时已买不到飞机票了,最后我拿着记者证上了火车,在卧铺车厢里坐了一夜;第二天赶到合肥骆岗机场。我们及时跟踪采访运7工作会议,在《航空时报》刊登了运7工作会议的消息,还有运7进入民用飞机市场以及航空工业重视民机发展的连续报道,取得比较明显的效果。

新闻报道重视第一手材料,无论何时,都要尽快赶到新闻现场采访。1998年夏季,我国长江流域遭遇特大洪水,报社获悉哈尔滨飞机厂和东安发动机厂抗洪抢险的民兵队伍已经进驻松花江心的太阳岛,于是决定派记者去哈尔滨抗洪前线采访。那时候,我父亲在医院刚刚动完大手术,我在床边守护了一夜。听说我要去采访,父亲只说了一句:“我床下还有一双解放鞋,你可以穿。”

我们登上太阳岛,采访了当时奋力处理险情的抗洪队员。后来得知,我们在太阳岛上那两天,松花江第三次洪峰通过哈尔滨江段,超过历史最高水位0.84米。

1998年珠海航展时,和新华社摄影记者唐师曾、民航报记者刘建峰一起登上俄罗斯空军加油机采访,机长(右)请他们坐进驾驶舱,并随加油机感受了空中加油表演。(左一为荣为人)

1986年10月,记者万力民跟随机组飞上世界屋脊西藏,采访运8高原试飞;2003年抗击非典,总编辑张铁钧和记者承京穿上防护服,进入三六一医院隔离区采访;2008年5月汶川地震,记者焦静波随集团领导深入震区采访抗震救灾……至今我们依然可以自豪地说,事件发生时,航空报的记者都没有缺席。

2001年是中央提出国企改革三年脱困目标的最后一年。航空报派出记者到沈阳黎明公司采访。这个选题抓住国企改革的难点和突破口,合上了中央推进国企改革的步伐和节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报道发表后,中宣部把黎明公司作为当年6家国企改革的典型之一,组织新闻记者到黎明公司做进一步采访报道。

作为新中国航空工业同龄人,我引以为豪的是为航空工业新闻事业的创建与发展贡献了一份微薄的力量,与航空工业同成长。

“‘绝不让运8会战的列车在这里晚点’,没有人计较自己付出了什么,还总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多。根深才能叶茂

我们都是铺路人,现在陕飞的路越走越宽!”

——航空工业陕飞 杜根成

1975年12月29日10时,运8在陕西汉中腾空而起。

运8飞机的成功研制,创造了我国航空工业史上当年转厂、当年安装型架、当年试制、当年首飞成功的奇迹。自此,我国没有国产中型运输机的历史结束。

运8首飞那天,我看着飞机冲上天空,在视野里渐渐变小,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当时我借师傅的自行车,从山上骑了十几公里下来,寒风呼啸,手冻得通红,我们几个小伙子却热血沸腾,就是为了看一眼这一幕。

02架运8机身前段总装。

当年接到生产任务的时候,工厂的基本建设才刚刚开始,并不具备生产条件,为了使这架飞机能够尽早上天,大家自己砍柴搭草棚创建车间。因此,当它飞上天空的时候,人们开玩笑说“草棚子里飞出了金凤凰。”

传说中的凤凰非梧桐不栖,而运8飞机这样的“金凤凰”,想让它在草棚子里出生,别提有多难了。

机部件交接大会。

1974年,运8 飞机转厂工作全面铺开,大量工、夹、模具和模线样板、工艺装备源源不断运进工厂,但风、水、电、暖设施均未动工。车间副主任杨世灿是个女同志,带着职工爬上房顶治漏。焊接塑料通风管没有焊枪一位老师傅跑遍汉中地区十几个厂借来一把旧焊枪,分解测绘出图,试了一次又一次,造出了十几把焊枪,不会弄,又到兄弟厂去学,几天后,不仅焊工学会了,就连铆工、文书也学会了。热处理工袁作安天没亮就开始点火、添柴、熬沥青,再肩挑一担担滚烫的沥青送到现场,衣服烤焦了、皮肤烫伤了、眼睛熬红了,他从未吭过一声……“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说的就是这样吧,没有人计较自己付出了什么,还总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多。

运8飞机中段运往总装车间。

“绝不会让运8会战的列车在这里晚点”,这是部装厂全体职工共同的心愿。1975年1月,天气寒冷,深夜寒风一阵一阵刮起,而部装厂房内灯火通明,小伙子们穿着汗衫抡大锤、挑泥沙、运碎石。许多同志经常连夜奋战几十小时不下火线。领导动员大家休息成了难题,只好采取强制手段——停风断电。

当我们把机身交到总装厂的时候,也把那份期待寄托给他们。这股子拼劲没有在任何地方松懈,大家一鼓作气继续干。冬天总装厂厂房像个大风洞,外面下大雪,里面飘雪花。现在回忆起来,那时候条件太差了,但所有人都为着飞机上天这一个目标铆足劲儿干,大家一起也就没觉得有那么苦了。

86个日夜,经过大部件对接电缆敷设、通电调试、总检移交等一个个战役,运8胜利完成总装,即将试飞。

根深才能叶茂,我们都是铺路人,现在路越走越宽,我们都看在眼里,希望今天的陕飞人不自满,沉下心来研究,探索新的机种,让基业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