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打一次“飞的”,为生命救援“加速”

有没有想过,救护车的一路飞奔,都是在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接力赛,是时候考虑下打“飞的”了,让我们为生命救援“加速”。

日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航空医学应急救援关键技术装备研发及应用示范”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昌飞召开,会上,四位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殷殷话语,是鼓励,是期盼,更是嘱托……

一起听听院士们的殷殷寄语

胡文瑞院士:快速抢救生命

中国工程院管理学部主任,长期从事油气田开发工程管理工作,在中重大油气田开采的应急救援领域有深入研究和实践。

“中国的应急救援在国际上很先进,做的很好,但是应急救援和直升机怎么结合、怎么协同、并且广泛地应用,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是现代化的标志,更是健康中国的标志。

很多发达国家的大型医院都实现了直升机应急救援模式,相信我们也一定能做到,让我们一起为实现应急救援和空中力量的结合,实现快速抢救生命而努力。”

范维澄院士:亮相北京冬奥

现任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院长,我国“十三五”公共安全领域科技规划与重点研发计划专家组长,安全工程管理专家,长期从事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

“ 我希望咱们的‘航空医学应急救援关键技术装备研发与应用示范’项目在事先做好演练的情况下,能赶上北京冬奥会的开幕,在冬奥会这个国际大平台上展现项目的成果,展现昌飞直升机强大的实力,不仅是对项目应用示范肯定,也是展示中国人的形象和实力。”

陈志杰院士:突显航空优势

现任空军研究院研究员,国家空域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一体化空中管制指挥平台构建工作。

“加强航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完善应急救援空域保障机制。我认为项目要围绕航空、应急、医学救援、技术、装备、应用示范6个关键词来开展,首先要围绕航空指挥调度。昌飞围绕江西省的低空空域改革,应急救援试点,十分有经验;建议利用昌飞的优势和平台、以及对江西省应急救援指挥调度平台构建的先天条件,把应用示范做扎实、做典型,成果会更突显。”

郑静晨院士:实干大有可为

中国国际救援队首席医疗官,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副会长,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专家,是我国灾害救援医学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主要构建了灾害救援医学工程体系。

“现在发达国家的航空应急医学救援体系十分先进,15分钟的响应时间,直升机都能到达,整个流程观摩下来可谓是装备好用、步骤清晰、人员到位,让我们非常震惊。而中国航空医学应急救援的进步空间还很大,大有可为。”

新闻链接:为生命救援加速的高光时刻

2016年8月25日,一场“为生命救援加速”的航空应急救援演练在沈阳举行。随着直升机旋翼的阵阵轰鸣声,医护人员快速将患者送进机舱,短短几分钟的时间,伤情严重的患者就被送往医院,得到了及时救治……

2018年11月14日,国家应急管理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主任孙华山来昌飞调研航空应急救援保障体系建设工作时指出:“合力提升国家空中应急救援能力。”在医疗救护及清障模拟演练中,AC311医疗救援直升机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在最快时间内完成了对重伤患者的转运,并为其争取到宝贵的生命救援时间。

2019年9月1日,为验证直升机航空应急救援能力,昌飞公司两架AC311型直升机参加了验证试飞,分别担负空中航拍、抢运伤员的任务。

2020年7月21日,航空应急救援标准验证飞行暨“直升机应急医疗救援标准研究”验证飞行在江西鹰潭龙虎山正式启动。此次“直升机应急医疗救援标准研究”验证飞行由江西省航空应急救援重点实验室组织航空工业昌飞承办,是我国首次开展的直升机应急救援标准验证飞行。

2020年9月21日,中国航空产业大会在景德镇召开。会上,进一步检验了航空救援装备实战运用效果,突出展现应急救援队伍空地结合和多机种相互配合、补充,以及航空应急救援智能化、体系化的发展方向。

“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一名重大交通事故的重伤员,需尽快转运到上海市某医院进行治疗。”

“京台高速公路某处发生追尾事故,需要通过直升机转运,10分钟后到达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2021年3月24日,上述两个场景的成功演练,充分展示了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在各种突发事件中的应用效果。(文图/罗佳、刘圣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