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罗志平,是航空工业直升机所的一名专职驾驶员,1981年部队转业后来到了直升机所为科研提供保障。“读不了万卷书,于是就行万里路”,就这么波澜不惊地干了快40年。
然而在几年前的支部大会上,有个新来的小伙子问我:“罗师傅,我们驾驶员和航空报国有没有关系啊?”
实话实说,当时我也有点懵,装作镇定:“现在的年轻人都想什么呢,开好你的车吧。”
那个晚上我想了很久,感情是很复杂的。看见一架架直升机飞上蓝天成为了守卫和平的利器,我的内心无比自豪;另一方面我是自卑的,直升机的设计、试验、制造、试飞、生产、交付,哪个环节我都没有参与,这能说航空报国吗?
想不通后,后来这个问题我就不想了。
在接下来几年里,我开车护送直升机试飞团队北上雪原漠河,西进青藏高原,看到了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和奋斗的航空人,逐渐被那些不期而遇的人和事感动、温暖。我心中的困惑也找到了答案。
行驶目的地:中国最冷之地
2015年12月23日,是个平凡的日子。
中午12点,南河水依旧静静流淌,河底的鹅卵石慵懒晒着太阳。岸边,航空工业直升机所运输公司大院内,一支由越野车、商务车等组成的车队赳赳列阵。我咂摸着嘴巴,右手夹着一根香烟,深深思考着,灰白色的烟雾透过手心的老茧,熏黄了肉色的指甲。“把了一辈子方向盘,这样的阵势,已经记不清是多少次了。”
此次运输的目的地是3600公里外的“中国北极”——漠河。我本以为是一次普通的外场保障。正当直升机高寒试飞关键时期,直升机垂尾结构蒙皮螺栓突然裂了,如果不能及时排故,将导致尾斜梁前缘整流罩飞脱与尾桨高速碰撞。排故的重任落在现场结构专业负责人——郭静的身上。“这个柔弱女孩子能挽救这次飞行任务吗?”不仅是我,现场很多人没底。
试飞已经停滞两天,从上到下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试飞现场条件简陋没有封闭机库,郭静整天待在零下30多度的停机坪查看故障,协调解决方案。郭静决定首先协调机务分解故障件,正常情况下,分解1颗铆钉仅需一分钟时间,半小时之内分解完12颗铆钉绰绰有余。因为严寒、露天作业的缘故,分解1颗铆钉的时间硬生生翻了几十倍。原计划于中午前完成的铆钉拆解工作,一直持续到下午5点。新件到了之后,为了保证工作进度,郭静和保障人员也顾不得饥寒,立刻开始了铆装工作。
铆装的时候是不能戴着棉手套操作的,刺骨的寒冷如同钢针扎在裸露的肌肤,于是郭静每隔几分钟跑回车里使劲地搓,搓热乎之后再回到直升机上接着工作。奋战一个通宵后,修复工作终于圆满完成。第二天上午7点,试飞保障人员全部进场,经过机务地面检查,直升机故障解除,在一阵轰隆隆的引擎声中,直升机又翱翔于雪原的天空。
那一刻,我看到了郭静忍不住流下的泪水,泪水洗去略带倦容的双颊,又露出如清晨阳光般的笑容。我觉得严寒中通宵排故的郭静,就是就像金庸笔下的郭靖大侠,在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迎难而上,展现了我们航空人的侠肝义胆。
行驶目的地:南方酷暑之地
从极度深寒到南方酷暑,科研攻关紧锣密鼓。几年后,直升机所自研的AV500W无人直升机将开展严苛的空地导弹打靶试验,这是中国无人直升机研制历史的一个重大节点。我有幸加入了这支即将创造历史的试验团队。
时值9月,禾花初上,正是南方二季水稻抽穗的季节。不到3个小时,我们就到了本次试飞目的地——江西恒湖。这里白天最高温度近40摄氏度,秋老虎施虐,在靶试的关键时刻,现场试飞骨干姚海涛却突发高烧,医生劝他多休息。第二天,还未痊愈的姚海涛身上带了几瓶藿香正气水,又登上了进场的中巴车。在装弹打靶的时候,姚海涛突然瘫坐在指挥车的楼梯上,嘴唇发紫,额头热得发烫。大家都劝他休息,可他一直说着:“没事没事,谁还不打个摆子啊,千万不能耽误试验。”
日益迫近的科研节点,高昂的场地费用,特别难协调的飞行空域,炎热的天气都考验着我们。大家纷纷围上来出谋划策。“西药既然不管用,要不试试刮痧吧” 。江湖救急,姚海涛同意了,脱下短袖。机务梁静的手劲比较大,他用专业的手法从脖子往背下刮着,伴随着酸痛,姚海涛背上出现一段段红色的血印,疼得他用手扶住脖子,只见豆大的汗从额头冒出来,然而效果却不错,姚海涛瞬间觉得轻松了很多。
靶试立马开始,随着一声“起飞”指令,AV500W无人直升机起飞,在空中迅速发现并锁定目标。武器系统操作员根据指挥员指令,按下按钮,导弹随即离轨,在天空中划出一道漂亮的弧线,精准命中靶标!整个试飞团队如释重负。回程路上,大家昏昏欲睡,我开着车,保持十二分专注,遇到个沟沟坎坎特别小心,生怕吵醒这群累坏的梦中人。
“外场就是战场、保障就是打仗”。这几年里,对工作的艰辛也司空见惯。像郭静、姚海涛这样的人很多,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他们也是普通人,却在普通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在关键时刻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为了直升机事业奉献自己的一切。
终于,我找到了答案
从以上事情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贡献不分大小,职业不分高低。虽然我只是一名普通的驾驶员,但我的手心,握着的是直升机人前进的方向;我的车辙,镌刻着中国直升机创新超越的印迹;我的汗水,也折射着几十万航空人建设新时代航空强国的梦想。
作为一名见证者,我看见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我看见了神州北极的纯白高洁,拉萨河和雅鲁藏布江的壮阔,看见了雪花、格桑花儿静静绽放。
作为一名见证者,我看见了航空人心中迸发的强大力量。我看见了每个飞行科目的起起落落,工作顺利时的欣慰欢笑、挫折下的凝眉沉思;我看见了每一回的协调熬夜,每一个睡眼朦胧的早起。
作为一名见证者,我看见了每一个温情时刻。我看见了在唐古拉山,大家停靠在路旁吃自加热的米饭,还要比比谁的口味更好;看见了人在囧途,车子陷进了泥里,大家一起推车的场景;看见了试飞现场,很多人嘴唇干裂,脸上、胳膊上晒得脱了皮,互相戏谑一番后,又默默留意着给对方送上一瓶水的场景。
这就是“忠诚奉献、逐梦蓝天”的航空人,我们有信念、有理想,有激情更有情怀。
现在,如果有人问我,我们驾驶员和航空报国有没有关系,我会斩钉截铁地告诉他:“有!把自己的岗位做好就是航空报国,把自己的车开好就是航空报国,因为航空报国也是我们的初心!航空强国也是我们的梦想!”
(部分来源:第三届中央企业品牌故事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