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加快实现军事训练转型升级 着力推进军事训练方法创新

着力推进军事训练方法创新

■吴思亮 许 炎

编者按

习主席在中央军委军事训练会议上强调指出,军事训练是部队经常性中心工作,是生成和提高战斗力的基本途径,是最直接的军事斗争准备,对于确保部队能打仗、打胜仗,对于提高部队全面建设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全面深入学习贯彻习主席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广大官兵全面加强实战化军事训练,全面提高训练水平和打赢能力,拓展思维理念,强化理论先导,本报特开设“加快实现军事训练转型升级大家谈”专栏,期待与广大官兵在共同学习交流中深化领悟,在增强自觉中坚定贯彻落实。

作为沟通认识与实践的桥梁,方法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训练方法始终起到优化训练过程、推动训练创新发展、提高训练质量效益的重要作用。强化军事训练方法创新,有利于加快构建新型军事训练体系,全面提高训练水平和打赢能力。

创新作战实验方法

研究战法,重在在无序战场中求得有序作战行动,在原则铁律中寻找新的灵感。创新作战实验方法,深化战法研究论证,正是遵循打赢规律发掘克敌制胜之策的科学手段。强化战场环境分析功能。知天知地,胜乃不穷。重视地形天候、水文气象和民情社情对作战行动的影响,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突破时间、空间限制构设虚拟战场环境,形象逼真地显示和推演传统方法无法或难以展示的内容,使官兵在模拟战场中身临其境,真实体验信息化战争氛围、全面深化战场环境研究。强化作战对手研究功能。料敌才能知战胜战。密切关注对手作战思想、作战理论等发展变化,及时整理完善其体制编制、武器装备、作战指标等基础数据,进而按照实战流程推演作战行动,依据实验结果评估作战效果,对照问题检讨指挥决策,为适应战场环境和作战对手,寻求行之有效的制胜之策提供科学支撑。强化行动方法研练功能。战有法却无定法,法在具体行动中。把经过深入分析研究的战法置于人为干预的特定环境中,通过图形、数据模型和对作战过程的反复解析、回放,观察剖析作战进程和结局,发现敌我对抗的内在规律,把握作战力量整体联动特点及其对指挥方式、部队行动的内在要求,着力解决信火打击、力量投送、综合保障等行动重难点问题。

创新网络训练方法

信息化时代无网不联、无联不胜。树牢“一网联三军、一网练三军”理念,主动作为多法并举,增强训练的实效性、针对性、层次性,正是网络训练目标所系。深化网络教学。与时俱进才能发挥好网络教学在军事训练中的积极效应。进一步挖掘网络教学在资源共享、传输实时、操作互动、管理高效上的潜在优势,积极提供在线课程、资料查询等服务,为受训者自主学习提供教学和资料支持。根据训练目标需求,设置训练课题,建立网上论坛,为受训者互动提供交流平台。针对训练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安排网上辅导,为受训者提供学习指导和答疑,增强其学习的主动性和针对性。强化网上研练。构设虚拟实战环境,为受训人员对抗演练、能力检验提供便捷、可靠的支持,是网络训练的独特优势。依托网络信息系统,录入预定作战地区的地形、气象、人文等数据,将多级作战力量和不同作战要素互联于一网,使各级指挥员在上下联动、左右互动的指挥和协同关系中,完成情报信息共享、战场态势综合、指令同步分发等网上作业。进而通过系统态势回放和数据统计功能进行复盘推演,解决演练评估缺数据、演练环节难再现等问题。用好网上考核。依托网络组织考核,可科学高效解决不同训练阶段、不同专业要素能力素质检验评估问题。紧贴考核目标要求,积极研发应用软件、建好数据资源、更新相关设施,增强考核的公正性。

创新模拟训练方法

为解决全面实兵实装训练制约因素多、实施难度大的问题,有必要加快引入先进技术,创新发展模拟训练方法,增强训练的针对性、实效性。向实装模拟化方向发展。不管技术如何发展,模拟训练在求实、求真、求变等方面仍具有一定局限性。只有把模拟训练与实装训练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弥补方式单一的不足,推动军事训练持续深入发展。应针对部队训练实际需求,立足现有装备深入改革创新,找准模拟技术与武器装备的契合点,在扬长避短、优势互补中实现最大训练效益。向虚拟现实化方向发展。信息技术、仿真技术、光电技术等的发展,为构设场景多变、贴近实战的虚拟现实训练环境提供了有力支持。应对标实战,积极引入先进技术手段,准确反映武器装备平台操作感知环境,构建贴近实战的作战训练环境,使官兵在虚拟战场中提高武器装备操作技能,积累实战经验。向网络体系化方向发展。以统一的技术规范、框架标准为导向,运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着力将分散独立的模拟训练系统、模拟器材联接起来,搭建一体化的模拟训练网络系统,确保训练平台灵活可控,既可展开单位、人员的单一模拟平台训练,节省弹药油料消耗、减少武器磨损,也能组织多级、多类人员协同模拟训练和对抗模拟训练,避免动用实兵实弹等可能带来的危险性。

创新基地训练方法

信息化战争背景下,作战样式向联合作战发展,战场环境向多维立体拓展,作战主体向新质力量延伸,基地训练应积极拓展组训、保障功能,以适应训练形势发展需要。向适应联合作战演训拓展。联合演训对军兵种部队训练具有引领作用,应进一步加强统筹设计,改进导调机构、更新导调系统、规范演习规则,为受训部队构设集复杂电磁环境、陆海空交战环境、信息对抗环境、作战心理环境、人文自然环境于一体的多维战场环境,通过拓展基地联合承训功能,满足联合演训的导演、调理、评估、裁决、反馈,逐步适应新体制下不同任务、不同区域、不同类型联合演训需要。向满足新质力量演训拓展。信息化战场,信息攻防、特种作战等新质作战力量,对战争进程和结局的作用影响进一步增强。应瞄准检验评估新型力量作战能力需要,超前论证作战需求、设计系统功能、配备训练设施,逐步打造功能完备、要素齐全、规模适当、特色鲜明的训练场地,确保满足传统作战力量训练需要的同时,满足新质作战力量检验评估需要。向催生新型军事理论拓展。“从基地走向战场”,是训练基地的建设目标和努力方向。外军一直强调以基地为依托,发挥现代技术综合优势,为检验新理论、新战法、新武器提供有力支撑。应进一步开拓创新、挖掘潜力,按照一体化设计、模块化配置、集约化运用的路子,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逼真的模拟“蓝军”、配套的训练设施,构建具备侦察感知、实兵交战、兵棋推演、网络对抗等功能的训练环境平台,为演练新型战法打法、深化军事理论创新等提供可靠支持。

创新对抗训练方法

战场上能不能顶得住、打得赢,反映了训练严不严、实不实。对抗训练是提高实战化水平最有效形式。军事训练不能空对空,必须把对抗理念渗透全域、贯穿全程,努力提升训练的竞争性、真实性、激烈性,以全面适应未来战争的严峻考验。全过程对抗。全面树牢对抗意识是前提,将对抗训练贯穿体系能力生成全程是具体抓手。遵循“练兵一分钟、对抗六十秒”的训练原则,积极构设信息化战争背景,针对作战对手创新发展单兵技能对抗、单兵战术对抗,指挥对抗作业、指挥对抗演练,以及作战单元对抗、作战体系对抗等形式,筹划好各类形式、各个阶段的对抗演训,在真打实抗中练谋略、练指挥、练协同、练战法、练保障。全要素对抗。体系能力的形成,缘于要素的深度融合。遵循“先分后合、内聚外联”的训练原则,围绕信息网络、侦察情报、指挥控制、综合保障等要素,抽组力量形成对抗实体,进行要素对抗演练,在近似实战的环境中锻炼提高各要素的集成融合能力、专业协同能力和系统作战能力。各层级对抗。遵循“逐级合成、逐级提升”的训练原则,单个人员广泛开展体能、心理、技能和智能对抗训练,全面增强个体能力素质;分队积极开展单兵、单装、分队之间的对抗训练,提升专业和业务能力素质;部队依托网络信息系统、地图沙盘深入开展指挥对抗演练,依托各类训练场地开展实兵对抗演练。持续深化平台对抗、系统对抗、体系对抗练兵,全面提升体系作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