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抗美援朝老兵沈秋生:不怕敌机向自己砸来,怕的是……

每位战友都是共生死的,从硝烟里走下来的人,不惧生死,惧的是还没好好告别。

——沈秋生

上海的秋天,已有丝丝凉意,却也沁人心脾。

临行前我们突然接到消息,沈秋生老人因心脏不适住进了医院,原定的采访计划被推迟了,记者只能在车上默默祝愿他早日康复。都说一名老兵就是一部历史,没有机会当面倾听他的故事,心里很是惋惜。

所幸,老人身体没有大碍,在这个秋天,幸与汝见。

走入松江区烈士陵园抗美援朝展览馆时,沈老正背对着我们注视着展板上的一张照片,转身发现记者后,他比起了一个大拇指:这个!他们都是这个!照片上是志愿军将士的一张合影。

沈老向记者介绍展板上的图片。中国军网记者伍行健 摄

眼前这位老人,收拾得十分利索干净,已过耄耋之年,满头银发,两眼炯炯有神,瘦削的身子骨,着一套浅灰色衣服,精神状态很不错。这张照片一下子打开了他的话匣子。

1953年5月20日凌晨,刚入朝不久的沈秋生,正在和七名战友准备师里面的文艺汇演,突然发现三架敌机在头顶盘旋。随着一阵刺耳怪响,一架敌机被击中,尾部冒着浓烟直直俯冲向沈秋生和他的战友们。不知是谁大喊一声“快散开”,8个人赶紧跳进沟里躲避,也就跑了三四步,身后便传来一声巨响,紧接着一股热浪袭来。回头看去,飞机正坠落在排练场中央,化作一团火球。

顾不上后怕,有人看到天空飘着的降落伞,便喊了一声:“走,捉鬼子去!”老人边说边情不自禁地用双手比划着,一招一式,颇有当年的架势。沈秋生和战友们向着降落伞的方向冲去,这时,四面八方也不知从哪里涌出许多朝鲜百姓,有的扛着锄头,有的握着镰刀,和他们一起奔向美军飞行员。“我当时离那个飞行员只差三步,可惜啊!”时至今日,沈秋生对于自己未能亲手抓住鬼子还有一丝遗憾,但更多的还是兴奋。作为一名炮兵,那是他第一次直接和敌人面对面。

生死一瞬间,但凡坠落的飞机里面还有一颗炸弹,他们都跑不出来。沈老常说,自己在那天就是又“活”了一次。说到这,紧张的情绪开始蔓延,但很快又被胜利的喜悦冲淡,沈老还向我们比起手势,“那个洋鬼子才22岁,年轻的嘞!”其实那一年,沈秋生也不过19岁。

沈秋生幼时家境贫寒,父亲在他8个月大时就去世了,母亲一个人拉扯着一大家。12岁时,他出外学习木工手艺,6年后学成归来,终于到了可以“挣票子”的时候。刚到家不久,就赶上志愿军归国代表团来到松江,沈秋生听完志愿军的战斗故事热血沸腾,“年轻人就要上战场!”这句话始终萦绕在他脑海里,他不仅响应号召报名参军,还动员了当时一起学徒的三人,于1952年12月光荣入伍。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沈秋生清楚地记得,自己是坐着卡车过的江。1953年3月16日傍晚,沈秋生被分配到炮兵31师402团。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以前学过的木匠手艺很快就派上了用场。

当时志愿军在“三八线”筑起铜墙铁壁,久攻不下的美军密谋到朝鲜西海岸登陆,意图两面夹击。志愿军筑起三道防线随时应战,迫使其不敢轻举妄动。随后,美军转而突袭轰炸水库和灌溉系统,沈秋生所在团奉命开赴顺安,修水坝、堵缺口。

“美国人坏得很呀!”水库被炸毁后,不仅是志愿军运输线受阻,几百万亩良田和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都受到了严重威胁!“洋鬼子们,知道战场上搞不过我们,就搞这些动作!那十米高的大堤,一个五、六米大的缺口,愁死人!”

最要紧的就是先把这个大洞填上!

大家都知道,填洞,需要土。土又在哪里呢?最近的土坡也在三公里之外,这一来一回费事又费力,战士们从坡上挖土,再一担子一担子的把土挑下山坡,装满一车土最快也要20分钟。

运土大军干得火热,但人多作业面小、堤坝道路拥挤成为抢修水坝的瓶颈,严重妨碍堵截缺口的速度。沈秋生爱动脑筋,他心里着急,琢磨着怎么才能快一点,再快一点!

这时,他想起了曾经学过的木工手艺,研究数晚后,他绘制成一份装土箱蓝图,第二天大胆“献计”,立马得到首长的赞同。经过实践,使用装土箱只需半分钟就能装满一车,从20分钟到半分钟,这个“大提速”让大家干起活更得劲儿了!

昼夜开工,他们团最终只用了20天就完成补缺任务,比原计划提前了十多天!“我们用实力告诉了敌人,不管你们怎么出招,我们都接得住!”

沈秋生绘声绘色描述抗美援朝经历。中国军网记者伍行健 摄

事后,沈秋生被朝鲜人民军授予“修水库纪念章”。虽然不是在一线战场与敌人生死相搏、兵戈相向,但沈秋生谈起自己这段经历,仍然十分自豪,“这是在与敌人抢时间,争工效!”

从战火中走来,为祖国和人民赴汤蹈火的心愈发坚定,沈秋生更是深知有国才有家。

1953年10月回国后,沈秋生担任军需股长一职。他把每一次的清点都记得明明白白,每一笔都写得清清楚楚,时刻提醒自己“让我负责这个,就是组织相信我!”

后来,组织需要派一名同志去新疆工作,沈秋生和他的助理二话没说都主动申请。沈秋生考虑到新疆工作环境艰苦,他的助理还很年轻,就主动“抢”过了这个艰苦的任务。沈秋生总能设身处地想着战友的困难,却在不经意间“忘记”自己。他常说:“困难大家都有,我的还可以克服一下的!”其实,那时沈秋生已经结婚,家里还有俩刚出生的孩子。就这样,明明知道很快就可以升为后勤部长,沈秋生仍毅然决然去了新疆。

在新疆那几年,正处于艰难的自然灾害时期,为了让每名士兵能吃上饭,沈秋生绞尽脑汁。一天中午,沈秋生带队出去找粮食,途径一条冰河时,车被卡住了。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沈秋生曾被冻伤,不适合接触凉水。他本可以留在车里,但还是下来和战士们一起在冰水里推车。那天之后,沈秋生的手被冻成了严重的类风湿,再也不能碰凉水了。

也正是这次受伤,老人的身体吃不消了,医生坚决要求老人回到内地,继续留在新疆,身体是扛不住的。无奈之下,老人选择脱下军装。

转业回来后,出于对家庭的愧疚,老人选择来到离家更近的上海立新电器有限公司。从部队到地方,沈秋生依然负责着最擅长的后勤工作,并把之前在部队中探索正规化建设的一系列经验带了回来。

“管一群人是一回事,管一个单位也就是这么一回事!”沈秋生根据部队的管理经验制定出新的日常管理办法,单位食堂在他的管理下焕然一新,被评为上海市优秀食堂模范。

在家里,沈秋生也始终保持着军营中养成的生活作风,有时候军事化管理也会让家人大呼“头疼”。外孙女陆沉小时候就有点害怕外公家里的“条条框框”,吃饭有吃饭的规矩,睡觉有睡觉的规矩,小时候不懂事,只觉得太严格,都不愿意多待,至今都还记得“穿外套不能进卧室,不换衣服不能上床……”

不过,每逢人生的关键时刻,外公总能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去点醒自己。高中时候,陆沉偏科特别严重,打心眼里觉得数学晦涩难学,想要放弃。外公就拿自己的亲身经历劝学,他虽然只上过一年学,文化程度不高,但始终自己要求进步,努力抓住各种机会充实自己,后来参加沈阳政干学校学习时,还在1000多人培训中获得“五好学员”称号。时隔多年,陆沉还清晰地记得外公经常叮嘱她的那句话,“要向上,要前进,要永远保持一个学习的状态。”

沈秋生给外孙女陆沉讲抗美援朝历史。中国军网记者伍行健 摄

正是因为外公的影响,陆沉觉得自己和军人之间有股天然的亲切感。毕业不久后,陆沉选择在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每天都能和很多退伍老兵打交道,陆沉很开心能帮到他们。

记者见到陆沉时,她恰好在协助组织一场抗美援朝老兵进军营活动。许多老人年纪大了听力不大好,电话里面,同样一句话陆沉往往要重复喊上四五遍,可她总是热情满满地耐心和老人们沟通。哪位老人腿脚不便,哪位老人耳朵不太好,哪位老人住得比较远,哪位老人口味清淡不能吃辣……陆沉都一一记在心里。

在忙前忙后的陆沉身上,两代人的身影仿佛渐渐合二为一。沈秋生老人是松江区抗美援朝老兵的联络人,负责联络100多位老兵。当年的年轻小伙们,现在也都过了耄耋之年,早些年他会定期去看望每位,有些人住得比较远,还要专程坐火车过去。这两年老了,一个人出不了远门,就经常打打电话,或者视频联系。“人还是要多联系、多见面的,说不定哪天就没了!”每位战友都是共生死的,从硝烟里走下来的人,不惧生死,惧的是还没好好告别,有些人甚至连最后一面都没见到。这些年,沈秋生一直为松江区的志愿军老兵们忙前忙后,不计辛劳,图的就是一个实在。

沈秋生在烈士陵园。中国军网记者伍行健 摄

其实沈老很少和家里人说当年战场上的事。有些记忆已被岁月割成碎片,被时间冲淡磨平,但那些勇气、感动,那份愈酿愈醇的战友情,却始终在他脑海深处盘桓不去。他们是抗美援朝的亲历者,更是抗美援朝精神的传承者。沈秋生和陆沉这祖孙两人,都在用各自的方式为更多的老兵做些事,努力去留住这些穿越硝烟的记忆。

采访结束时,沈老逐一与记者握手告别。老人的手十分修长干净、温暖有力,只是大拇指关节处鼓出一个包,仿佛在无声诉说着曾经的战斗记忆。这双手,曾在异国战场上绘制蓝图巧修水库,也曾在冰冷河水中义无反顾全力战斗。老人紧紧握住记者,努力把这双手经历的那些故事说给更多人听。

老人的右手大拇指关节,每逢阴天下雨,骨头都隐隐作痛。中国军网记者伍行健 摄

走出烈士陵园时,记者的脑海中又回荡起老人给我们唱的那首歌——“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剩下的歌词已经记不清了,老人不断在哼唱着这两句,应该是永远忘不了,自己作为普通百姓的一员,响应国家号召,参军入伍、转战千里、卸甲归田的故事。而现在,老人不仅是一个老百姓,更是一个老兵。让志愿军的故事被更多人了解,正是属于这位老兵的新战斗。

(协助采访:上海市松江区退役军人事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