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绿水青山,是部队战斗力生成的不竭源泉

“当年的南泥湾,到处呀是荒山,没呀人烟……学习那南泥湾,处处是江南,是呀江南,又战斗来又生产,三五九旅是模范……”

这首悦耳动听的陕北民歌《南泥湾》背后是一段激情燃烧的血火岁月。

如今南泥湾,山青水碧鸟语花香。

1941年,八路军三五九旅的官兵们挺进南泥湾,边战斗、边开荒、边生产,在劳作的吆喝声中,变戏法似地把荒草遍山、黄土满沟的“烂泥湾”变成稻米飘香的“陕北好江南”。

1944年,南泥湾不仅实现了粮食、经费、物资全部自给自足,还为政府交公粮一万担,为前线官兵打胜仗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这风景如画的绿水青山,不仅种稻产粮变成金山银山,还是部队战斗力生成的不竭源泉。

艺术作品再现了当年南泥湾大生产的景象。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遥远的古巴比伦、神秘的西夏、消失的楼兰,这些曾经盛极一时的强大国度,最终湮没于滚滚历史长河之中。他们消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生态破坏严重、水土急剧流失、人民无法生存。他们曾统御的强大军队,在大自然面前,也显得那么软弱无力、不堪一击。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以战斗力为标准的人民军队,更是深知绿水青山的重要性。

1953年,抗美援朝战火方熄,一支神秘部队才下战场,又踏征程,奔赴科尔沁深处,在茫茫草原中栉风沐雨、战天斗地,建起了一座“兵器城”——新中国第一个国家级常规武器试验靶场,拉开了为国砺剑把关的雄壮序幕。

官兵们扎根草原为为国砺剑。

这里曾风沙肆虐、鼠疫横行,尽管适宜武器试验,却特别不适宜人类居住。靶场官兵们扎根这“八百里瀚海”,边试验、边训练、边建设,如“愚公”般一代一代接续用力。如今,兵器城中绿树成行、鸟语花香,一座风景怡人的“园林式”营区,如同嵌在大陆深处的“璀璨明珠”。

在官兵们合力建设下,昔日莽莽荒原如今景色怡人。

“这里这么美,来了不想走!”拴心留人的环境,让这支部队人才辈出、捷报频传,不断为强军兴军打造着战之必胜的坚盾利剑。这不正是“绿水青山也是战斗力源泉”的有力证明吗?

再看戈壁滩上的“原子城”、甘肃酒泉“东风航天城”等部队,无一不是在推动强军伟业的征程上,同时在竭力助推驻地戈壁沙漠变怡人绿洲,让绿水青山激发旺盛战斗力。

如今东风航天城山清水秀,让人流连忘返。

驻守一方,植绿一片。部队移防到哪里,就让绿色扎根到哪里。西部战区陆军某旅移防高原仅半个月,首批千余株适宜高原生长的树苗便运达营区。他们在不破坏原有草木的基础上,请来当地专家指导种下树苗,确保种一颗活一颗。

一江碧水,洁净东流。武警宜昌支队官兵常年派出巡逻的清漂船,清理水域的漂浮物、枯枝落叶等垃圾,他们还使用内河深水声呐探测仪,多措并举保护好长江这条“母亲河”的水质。

植树造林、禁渔护渔、垃圾分类……多年来,部队官兵就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悉心呵护着生态环境。绿色营区、生态靶场等概念深入兵心。

帮助黑熊、救治藏羚羊、保护丹顶鹤……部队官兵们保护这群“绿水青山中的小可爱”的新闻屡见不鲜。敬畏自然、保护自然、热爱自然成为官兵们的行动自觉。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是左宗棠老部下杨昌浚,看到湘军种植柳树在出征沿途连绵不断,有感而发写下的诗句。

如今,人民子弟兵在掀起练兵备战持续热潮的同时,也将生态环境建设走深抓实。越是强大的军队,越懂得“绿水青山”的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