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的国际环境有两个基本特点(图)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的国际环境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世界社会主义和各国人民的力量在战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帝国主义的力量被大大削弱了。它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平衡。 .

战前六大国中的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被打败,被排除在大国行列之外。英法两个老帝国主义也被大大削弱了。只有美国因远离战场而保持了大国地位,但整个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开始瓦解。但苏联在战争中经受住了严峻考验,在保卫社会主义国家的同时,解放了东欧一些国家,帮助他们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同时,中国革命的胜利和《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作为社会主义阵营形成的重要标志,也使战后苏联的在国际舞台上的威望和影响空前提高,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开发。另一个基本特征是在国际上形成了两个对立的阵营。美国为追求世界霸权,奉行对外扩张和侵略政策,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和国际军警。尽管在反法西斯斗争中并肩作战,但二战结束后,由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美苏两国为了争夺势力范围,开始了冷战。此后,欧洲北约和华约两大对立军事集团的形成,将冷战气氛推向紧张,军事对抗明显。在亚洲,中国革命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亚非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斗争,革命浪潮汹涌澎湃。由于中国在东方被压迫民族中占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一直将“共产主义中国”视为战后“亚洲面临的最复杂、最严重的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不甘心在中国的失败,拒绝承认新中国,继续支持国民党当局,并试图通过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和军事威胁。这一时期,中国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国际环境和严峻复杂的斗争,面临着美国的围剿和威胁。

斯大林从保障国家安全利益出发,继承了沙皇俄国在战后亚洲的传统战略,制定了以夺取太平洋入海口和不冻港为目标的外交政策。实现这一目标的保证是雅尔塔。协定和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因此,斯大林对华政策的主要目标是国民党政府,重点是保护和实现苏联在中国东北的利益,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则是苏联外交斗争中借来的力量。二战后,苏联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虽然有友好互助的一面,但总体上开始“处于不愉快和不和谐的状态”。

然而,从 1948 年 6 月到 1949 年 5 月,前苏联与西方自冷战格局形成以来的第一次对抗——柏林危机。结果,最初试图通过封锁西柏林来迫使西方国家妥协的前苏联在美国和西方国家的强硬立场面前退缩了。斯大林显然没有料到美国政府会从强权政策出发,以大规模航空运输的方式进行针锋相对,坚决不放弃对西柏林的占领和控制。显然,这场较量迫使斯大林在欧洲与美国公开对抗时采取谨慎态度。他把注意力转向中国革命问题,中国革命的成功发展迫使斯大林考虑改变苏联的对华政策。

自 1948 年以来,莫斯科对中国革命的态度明显比过去积极。 1949年初米高扬秘密访问西柏坡,使斯大林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战略及其对苏联和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苏联和中国共产党之间真正合作的基础已经建立。中共的亲苏立场让斯大林觉得吸引中国加入社会主义阵营的条件已经具备

成熟。而毛泽东也更加明确了向苏联靠拢的政策。刘少奇访问莫斯科后,中苏双方原则上达成共识剑拔弩张的盟友:太平洋战争期间的中美军事合作关系,初步确定了两国关系未来发展目标。但是,涉及双方根本利益的分歧仍未解决。为了对抗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的共同战略目标,为了在冷战的世界格局中生存和发展,中苏最终结成了战略同盟。 1950年,斯大林被迫同意与新中国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使苏联失去或即将失去通过雅尔塔体系获得的远东权益, 1945年中苏条约。指苏联在太平洋的河口和不冻港,由长春铁路、旅顺港和大连保证。斯大林做出让步的主要原因是苏联不能失去新中国在东方的盟友。

至此,中苏同盟谈判中的利益冲突已经解决。中国加入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苏联在亚洲的安全和战略利益得到了保障,中共政权也得到了苏联的保护和帮助。此时,冷战开始从欧洲向亚洲蔓延,美苏在欧洲的军事政治对抗前线已被推到太平洋的亚洲大陆沿岸,东部的美苏缓冲区已不复存在。

朝鲜战争爆发前,斯大林无法承受苏联因签订中苏条约而失去其在亚洲基本利益的压力。因此,莫斯科需要制定新的远东战略政策。斯大林认为,能够取代中国东北,维护苏联在亚洲的政治经济权益的地区是朝鲜半岛。苏联在朝鲜问题上做出新决定的动机,主要是为了维护苏联在亚洲的战略利益,担心中苏关系发展的结果。关系考虑。斯大林没有设想朝鲜战争是针对美国的——给金日成开绿灯的前提是判断美国不会干预朝鲜半岛。苏美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当苏联没有做好充分准备时,只会以冷战的形式进行对抗,而绝不会与美国发生直接的军事冲突。因此,中国作为苏联的盟友,现在必须对境外的敌人发动战争。

自中国内战爆发以来,美国统治集团内部对对华政策一直有两种不同的看法。尤其是大陆国民党政权垮台后,这一矛盾在台湾问题上体现得更为尖锐。以艾奇逊为首的美国国务院主张抛弃蒋介石,走出中国的混乱局面

在与中共新政权打交道时保留回旋余地。军方领导人和共和党主张采取强硬的援助蒋介石政策,甚至不惜一切代价保护台湾,以便在亚洲建立反共基地。

面对国民党的衰落和中国共产党的胜利,美国选择向蒋介石提供有限的援助,只是因为美国始终奉行欧洲第一的战略方针亚洲第二;中国的规模和人口让美国陷入了陷阱。困境;国民党的腐败无能,使美国对其失去信心;美苏冷战

疫情爆发时,美国想在欧洲与苏竞争,在亚洲需要妥协。美国已经重新制定了其冷战战略和遏制欧洲的远东战略。其基本目标是巩固非共产主义亚洲并削弱远东的苏联势力。这一战略既适用于苏联,也适用于中国。当然,它的方法不是直接攻击中国大陆,而是在中国大陆周围建立基地和战略防御圈,防止中国影响力的扩大。同时孤立和封锁中国。 1949年,杜鲁门政府开始转向“楔子战略”,准备接受一个反苏的共产主义中国。 Geddes 分析了这种转变的原因:

(1)杜鲁门政府认识到混乱的中国事务只会带来无穷无尽的麻烦;

中美军事对抗结果_剑拔弩张的盟友:太平洋战争期间的中美军事合作关系_华盛顿会议盟友关系

(2) 华盛顿的官员认为共产主义国家不能在苏联的领导下团结起来。铁托对斯大林的背叛就是明证。中苏之间存在严重的利益冲突。毛泽东很有可能成为亚洲的铁托。就是“楔形战略”;

(3) 以凯南为首的国务院战略家认为,美国阵营失去一个中国不会破坏世界力量平衡,因为包括德国和日本在内的防御圈足以遏制美国阵营的扩张。前苏联。但中共最终与苏联结盟,宣布美国“楔子战略”失败。

中苏结盟大大增强了苏联在东西方冷战中的实力。这是美国不愿看到并试图避免的事件,因为这显然违背了美国的国家利益。然而,在朝鲜战争爆发之前,美国政府似乎对中苏同盟采取了冷静和观望的态度。美国政府有关部门和人民就对华采取软政策提出了很多建议或建议。中共内部所谓“铁托主义”倾向的发展,使中苏关系分裂。

可见,直到朝鲜战争爆发,美国的对华政策都处于一种非常特殊的“冻结”状态,仍属于“等待尘埃落定的过渡范畴”。无论如何,美国此时的对华政策不能归入美国遏制中国的范畴。

新中国一成立,就不可避免地成为冷战的东部前沿,成为美国东部“遏制共产主义”战略的主要目标。新中国在世界冷战格局中的这一地位决定了其国际战略选择的基本倾向。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主席亲自制定了“片面”的外交方针。苏联“片面”抵抗美国的首要目标是维护国家安全利益。这是新中国面对美国威胁做出的理性选择。尽可能寻求国际盟友对抗共同敌人,符合国家行为的一般准则。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依然严峻。尽管中共估计美国直接军事干预中国革命的可能性不大,但它仍然专注于如何从最坏的角度应对美国的军事干预和政治经济威胁。当时唯一可能的国际盟友是苏联。与其他民主国家一样,苏联对中国革命的胜利普遍持积极态度,这是中国确立“片面”战略的基本前提。

从提出“片面”概念的过程来看,它被赋予了双重含义,即新中国对外战略的指导方针和新中国发展战略的形象。中国之所以选择站在苏联一边,是因为我们相信马克思主义,中国选择了走社会主义道路。 “片面”是获得社会主义阵营帮助的必要条件;美国长期的敌视中国政策为中美合作关闭了大门。此外,面对国际进步与反动两种力量的对抗,没有中间道路。 1950年2月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标志着中苏同盟的最终建立。该条约最引人注目的内容是,它规定“缔约各方承诺共同努力,采取一切必要措施,防止日本或任何其他与日本直接或间接勾结侵略行为的国家再次侵略和毁灭。 . 在日本或日本同盟国侵略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应尽一切努力提供军事和

其他援助”。该条约没有点名美国,但绝对是针对美国的威胁。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苏根据条约开展的合作与合作,总体上是默契的。美国统治集团内部多次试图扩大战争,将战争引向中国,而不是轻举妄动剑拔弩张的盟友:太平洋战争期间的中美军事合作关系,主要原因是对中苏同盟的恐惧。这说明中国实施美苏“片面”战略是成功的。

实施“片面”政策不仅是一项长期的战略规划,也是当时迫切的战略需要。无论是打消帝国主义的幻想,打消斯大林的疑虑,还是团结全国人民,都需要中国共产党进一步表明其外交立场。一方面可以打消美国一直在看新中国外交方向的错觉;另一方面,可以消除斯大林对中国共产党的猜疑和偏见;三是统一国内群众思想。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在建国之初就决定采取“片面”的对美对苏国际战略,是从中国国家安全、独立自主的角度做出的正确选择。两大阵营和冷战体系对抗下的发展利益。其他选项不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