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军对中国领土的侵占化为鲸鱼,中日迅速演变为全面对抗。能够踏入远东爆发战争的,只有近邻苏联看到了日本的扩张野心和严重后果。也因为苏联体制的快速决策能力,苏联迅速制定了积极的援助中国的政策和计划,希望中国能够尽可能拖延野心勃勃的日本。
图1.反映卢沟桥事变的油画,注意晋绥军的蓝色制服
因此,8月20日,在全面抗战爆发仅一个月后,中苏就签署了《中苏互不侵犯条约》。苏联政府将向国民政府提供低息贷款,用于购买武器装备。. 从1938年1月签订第一份5000万美元贷款协议到1939年,苏联向中国提供了三笔总额2.5亿美元的贷款,中国通过向苏联提供钨、羊毛和茶叶来偿还。前苏联。相比之下,同期美国人以超过9400万美元的价格从中国购买了1.8亿多盎司白银,同时以910万美元的价格向日本人出售武器,苏联人已经很好中国。
图2.全面抗战初期的中日空战,中国鹰2对抗日军航空95型
另一方面,为了更实质性、更直接地支持中国的抗战,苏联还将派出一支志愿空军到中国参战。同年11月,苏联志愿空军与苏制飞机同时赶赴中国作战。这些飞机和苏联志愿飞行员极大地充实了在淞沪抗战中几乎筋疲力尽的中国空军。(关于淞沪抗战爆发前后中国空军装备及简要作战情况,请参考公众号搜索“淞沪抗战”和“抗日空军”同名)
原本中国空军向欧美订购了363架飞机以补充损失,但直到1938年4月才获得85架,其中13架未组装,无法立即投入使用。苏联人部分缓解了这一损失。到1938年2月,苏联已向中国出售了232架飞机,其中战斗机156架,轻型轰炸机62架,重型轰炸机6架,教练机8架。
图3.淞沪抗战油画,注意上海特有的红绿灯,还有看起来像维克斯E坦克的国军装备
10月下旬,首批254名苏联志愿空军空地人员抵达中国,组成以基达林斯基为首的轰炸机旅和以库尔楚莫夫为首的战斗机旅。对于多装备,所有飞机的炮手位置都塞满了备件和弹药,炸弹舱也装满了600公斤炸弹(没有引信)。
10月20日,首批7架SB-2降落乌鲁木齐,其中1架因轮胎破裂需要更换。24日,第一架SB-2抵达兰州,到26日,已有9架抵达。为保密起见,苏联空军的飞行是分批进行的,以至于显得有些混乱,比如从10月30日的情况可以看出:在阿拉木图还有8架SB-2,2架在乌鲁木齐(其中1架受损),兰州9架,苏州2架,安兴洲2架(I-16战斗机编队的主力机),刚离开乌鲁木齐8架,共计31架.
图4.苏联在抗日战争中援助中国的TB-3重型轰炸机。请注意,机翼和机尾的下侧已更改为国军徽
10月22日,六架TB-3重型轰炸机从阿拉木图起飞。这些飞机已经被苏联军队使用了大约一年,其中四架来自第 23 航空旅,两架来自罗斯托夫。与仍计划由苏联飞行员操作的 SB 不同,这些 TB-3 将移交给中方,苏联飞行员仅参与运输和教练(这是为了避免在战场上被击落与日本人引发国际争端,是不是有点眼熟?)。从阿拉木图起飞的TB-3在每个弹舱内携带十枚FAB-1000炸弹,两枚FAB-500炸弹或四枚FAB-250炸弹在机翼下,每架飞机还携带两枚基地炸弹。机枪弹药。
图5.中国空军涂装的UTI-4,I-16的两座训练型
TB-3于10月27日降落在乌鲁木齐,31日飞抵兰州。到 11 月 6 日,27 SB、57 架 I-16、6 架 TB-3 和 4 架 UTI-4(I-16 的训练版)已从阿拉木图飞往中国。经过十天的过渡,22架SB、35架I-16、4架UTI-4和6架TB-3已抵达兰州。
接下来是波列宁指挥的第二支苏联轰炸机舰队(31 SB),安全抵达乌鲁木齐,但在这里遇到了严重的沙尘暴。在沙尘暴的 15 天里,飞机不得不用绳索固定在机场的地下桩上,轻微损坏还可以。
1937年10月,苏方开始在兰州训练中国飞行员。由于此前中国飞行员很少有双发飞机驾驶资格,训练水平一般,训练并不顺利。例如,10 月 31 日,一名中国飞行员降落。损坏了 SB 的起落架。最先接受训练的是空军一旅1、2的两个中队,他们原来的诺斯罗普单引擎轻型轰炸机已经完全丢失。很快,第二旅的第 11 中队和第 4 中队也加入了训练,在苏联教官的帮助下学习掌握这些完全不同的飞机。
图片6.空军第八旅第十九中队原装备广东空军从德国进口的汉高111 A0。这张图是德国空军的量产版
日军侦察机在兰州机场发现大量苏制快速轰炸机后,试图在地面上先发制人地摧毁它们。12 月 4 日,11 架日本轰炸机袭击,每架投下 3 枚炸弹。4 架 I-16 和 4 架 SB 争先恐后地迎接他们。日军飞机一次投掷炸弹后逃跑,没有造成任何损坏。年底,中国空军第十九中队人员抵达训练,他们损失了大部分德制亨克尔111轰炸机(到10月2日只剩下两架)。到 12 月,已有 40-45 名中国飞行员获得了驾驶 SB 飞机的认证。
图7.迫降失败损坏的苏联空军TB-3四引擎轰炸机很难操作
同时在兰州,苏联人也在训练中国飞行员驾驶TB-3重型轰炸机。11月30日,五架TB-3在中苏联合机组的驾驶下飞往南昌,但在那里被日机侦察。寻找。12月13日,日军空袭,当场击毁两架TB-3,两架TB-3重伤。12月25日,剩余的三架TB-3(一架已损坏修复)返回兰州。后来的TB-3在中国没有执行轰炸任务,与幸存的意大利制造的SM.72一起用于运输任务。原本这批TB-3是校长特意策划轰炸日本本土的,可惜就这么仓促结束了。
此后,苏联志愿空军的实力不断壮大。在鼎盛时期,它达到了四个战斗机和轰炸机营。得到苏联援助的中国空军实力大增。到 1938 年 2 月,共有作战飞机 390 架,其中驱逐舰 230 架,轰炸机 160 架。
图8.抗战初期中国空军P281战斗机(P-26外贸型),战前由广东空军采购,编入第17中队,编号17 **
由于抗战初期国民政府积累的Hawk 2、 Hawk 3和广东空军积累的P281型驱逐舰大部分在战斗中受损,随着苏联的到来,国产战机,中国空军的主力发生了变化。伊拉克 15 和伊拉克 16 用于苏联援助。
I-15是双翼驱逐舰,转弯半径小,机动灵活,但速度较慢。I-16是单翼高速驱逐舰,时速480公里,但机动性较差。两艘驱逐舰都配备了四门“斯卡”高速机枪,射速高达每分钟 1,800 发。空战时,I-15和I-16通常联手攻击,I-15负责与日机作战,I-16则利用速度优势从高空俯冲,迅速缩短距离用日本飞机射击。这样的策略已经成功了很多次。,使日军和海军的飞机损失急剧增加。
图为9.中国空军装备的I-15双翼驱逐舰,机头印有“华侨在火奴鲁鲁”字样。
日本人突然改变中国空军的实力,并非闻所未闻。1937年11月21日苏联空军在南京上空首次参战后,日本共同社11月22日向东京报道:
“经查,有10架轰炸机、40架战斗机和11名飞行员从苏联来到中国。编入中国空军的苏联飞行员在昨天的南京空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苏联飞行员表现出了出色的技能。苏联飞机的能力非常强,最高时速可达 450 英里。”
图10.二战中苏制伊拉克16高速战机,当然这个高速也是相对于战前研制的战机
这里提到的速度高达“450 mph”的飞机指的是SB型快速轰炸机。1933 年提出并于 1934 年进行测试的轻型双引擎轰炸机,它是 1930 年代战斗机和轰炸机辩论的产物。简单来说,没有人能说服轰炸机凭借其高速度和重火力,能否躲避战斗机的拦截。所以各国都制造了一些快速轰炸机,类似于英国的“布伦海姆”。
图11.英国同时研制的快速轻型轰炸机“布伦海姆”
SB恰好是俄语“fast”的缩写。该机量产机型选用了两台苏制M100A 860马力风冷发动机,称为SB-2,后来改为M103 960马力水冷发动机。一种轻微修改型,称为SB-3型。三名机组人员分别是驾驶员、投弹手和后座炮手。最大起飞重量超过5.7吨,通常可以携带600kg的炸弹,最大飞行速度为每小时411公里(不是英里),航程约980公里(短腿是合适的)。
图 12. 苏制 SB-2 快速轻型轰炸机与中国空军涂装
1937年11月中旬,SB开始在中国部署。11月30日,西安有13架SB,12月18日又有18架飞来。他们分成两个航空队,其中一个驻扎在即将成为战场的南京。12月2日,9架SB-2首次主动攻击上海日军国际机场。起飞后,沿长江右岸飞行苏联造图二型轰炸机,然后转向东北,向海面飞行约30-40公里,准备被日军从意想不到的方向进攻。
但他们在第一次进入时未能找到机场,不得不进行复飞,当时一架飞机被高射炮击中,编队被六架日本中岛 95 战斗机拦截。SB轰炸机密集的自卫火力让日机吃亏,两架日机被击中。编队随后成功地轰炸了机场,摧毁了大约 30-35 架日本飞机并击落了一架日本飞机。受损的SB自行飞往杭州机场降落。中岛95式的时速只有350公里苏联造图二型轰炸机,在追SB的时候明显力不从心。
图13.中苏地勤人员共同维护SB轰炸机
根据苏联记录,返回的SB飞机还在长江上袭击了日本军舰,声称击沉了一艘巡洋舰,但当时长江并没有日本巡洋舰,因此苏联飞行员可能认错了目标。12月初,突袭日军汉口机场时,一架SB在约100米高空被击中,落地爆炸。
南京沦陷后,苏联第一志愿航空队被重新部署到南昌,他们原来在南京的先遣基地现在成了主要的轰炸目标。12 月 15 日,27 架 SB 轰炸了该机场,其中 9 架由中国或中苏混合机组人员驾驶。机群分成九个楔形编队从4300米高空进入轰炸,投下半数高爆和燃烧弹。一位苏联飞行员在回忆录中这样描述:“爆炸发生后,巨大的火舌和滚滚浓烟从机场升起,熊熊的火焰席卷整个机场,机场被浓烟和火焰笼罩。日本轰炸机、油库和弹药码继续爆炸燃烧。”
图14.SB-2苏制快速轰炸机轰炸日军占领的机场
苏军报告的结果是歼灭40架日军飞机,但当编队返回芜湖东侧长江时,却被10架日军战斗机拦截。日本飞机击落了一架中国机组人员驾驶的SB,但也付出了不菲的代价,一共击落了4架日本战斗机。
另一支苏联志愿空军驻扎在汉口。12月18日,他们的第一次袭击是在苏州机场,但小规模只出动了4架SB。从 1938 年 1 月开始,该部也开始了密集的出击。苏军在华的日常作战活动、损失和装备维护情况均已向莫斯科汇报,至今仍保存完好。报告上还有匆忙写下的铅笔笔记。以下是一些摘录:
图15.SB轰炸机尾炮手拍摄的照片
1938年1月23日,6架SB轰炸芜湖机场,5架SB轰炸南京机场,未造成任何损失。两个 SB 因发动机故障降落……同一天重复相同的目标。好像在芜湖炸毁了8架敌机(后来26日的日报报道,根据侦察信息,确认3架飞机被烧毁,5架飞机受损)……两组9架SB轰炸了山清火车站,加油设施被烧毁。
1938年1月24日,9辆SB轰炸宁国府附近的日军,没有造成任何损失…… 9辆SB轰炸了芜湖-山清前线,炸弹落在了敌人的集结区。7 SB 已用尽了他们的备用发动机资源。
1938年1月26日,5架SB从南昌起飞,在宁国府地区攻击日军。13 SB轰炸南京。这次袭击有更详细的资料,1938年1月,日本战斗机和轰炸机开始集中攻击南京机场,中国情报部门认为他们准备袭击汉口机场,决定先发制人。SB 编队在黎明前起飞。此时,南京机场内未伪装的日军飞机排成一列,空中有日本海航的九五艘军舰在巡逻。
图16.1938年日本海航中岛造九五舰战无法应对苏造快速轰炸机
SB编队轰炸机场,老95舰战斗根本伤不到SB轰炸机,一共炸48架日机(报道中提到:“南京炸毁40-50架飞机场”)。飞机维修设施以及燃料和弹药堆也被烧毁。日本承认的损失要低得多,损失了数次 96 次陆地攻击并烧毁了更多。SB投下的第一颗炸弹爆炸后,日军高炮开始开火,随后8艘96舰起飞拦截。
高射炮和战斗机都对 SB 造成了伤害。拜科夫的飞机在空中起火,飞行员兼导航员乌多夫琴科降落在日占区,炮手科斯死亡。此外,多架飞机被迫降摧毁,队长波列宁的SB也被击中。一侧发动机冷却系统受损,勉强飞越前线,迫降在沼泽中。苏联飞行员都发了一条丝巾,上面有国民党政府的指示和印章,要求当地居民为被击落的飞行员提供一切可能的帮助。看到手帕后,当地农民将波列宁的飞机从沼泽地拉到长江岸边,用拖船拖着驳船将轰炸机运回汉口。
图17.日本海航首架全金属轰炸机——九流陆战
次日,27日,日本派出9 96次陆战“回访”轰炸汉口,投下58枚炸弹(根据弹坑数)。所有的SB都起飞以避免空袭,日本飞机在空中飘扬。由于没有足够的力量保卫机场,中国空军采取了撤离战术。空袭预警后,所有飞机立即起飞,飞向距机场约50-60公里的空域,避免发生战斗。
正是由于中苏飞行员在此期间主动攻击日军机场,迫使日军不敢明目张胆地在前线部署航空主力,并要求远程战斗机护航支援。前线附近的“特种加油基地”被苏方称为“跳板机场”。日本人认为他们在远程飞行作战方面经验不足,在中国战场上因无人护航的轰炸机深入深海而损失惨重。
图18.零战前,中日苏美双翼飞机来回打架
但不幸的是,缺乏后勤保障的苏联志愿空军也开始遇到困难,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开始超过150小时,以至于地勤人员不得不将可用的发动机装到可用的飞机上进行攻击,而机场很糟糕。地面状况也导致大量非战斗损失。
1938年2月23日,苏联红军节,中国空军和苏联志愿空军决定对台湾岛松山机场发动远程空袭。自1937年8月全面抗战爆发以来,日本海航多次从松山机场轰炸大陆。攻击编队将尽可能出动:12个中苏混合编队驻扎在南昌,28个苏联志愿空军驻扎在汉口。总共对台湾进行了40次远程袭击。
图 1 9. 东线的 SB 轰炸机和德国战斗机
1938年2月23日凌晨,袭击台湾的轰炸机群顶着寒风从南昌和汉口秘密起飞。不幸的是,南昌编队起飞后不久,由于领航员的误判,偏离预定航线,最终被迫降落在福州机场。加油后,无功而返。当一名中国飞行员耗尽燃料并被迫降落在湖上时,他将浅水误认为是稻田,淹死了整个机组人员,包括苏联领航员(他也是编队指挥官)。
汉口编队在波列宁上尉的指挥下,在5500米的节油高度直线飞行。当时飞机上没有供氧设备,苏联飞行员不得不依靠体力和毅力来克服高空缺氧的巨大困难。抵达台湾海峡后,机群下降至2000米高空,缺氧反应略有缓解。最后,在接近台北时,一行人再次爬升到了4000米的高度。
日军对苏联志愿空军的突袭毫无准备。松山机场的飞机排列整齐,机库旁堆放着成堆的未密封包装箱,停放着油轮。没有战斗机起飞拦截他们。没有防空火力可以阻挡。
图 2 0. SB 轰炸机被日军空袭损坏
所有 28 架 SB-2 轰炸机投下的 280 枚炸弹在机场炸毁了数十架日本飞机并将它们点燃。十多个油库和机库也起火,大部分可以使用三年的航空燃料被烧毁。任务如此顺利,完全出乎意料。看着从地面升起的浓烟和火光,飞行员们忍不住大喊:“乌拉!乌拉!” 中方声称在地面损坏了40多架日本飞机。虽然日方声称机场没有受到很大破坏,但松山机场指挥官却没有。有罪的自杀。
中午时分,28架轰炸机成功返回汉口机场。第二天晚上,宋美龄亲自以航空委员会秘书长的名义举行了宴会,庆祝苏联飞行员袭击松山。她在讲话中说:“对台湾的袭击在国际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日本当局已罢免其驻台行政长官,松山基地指挥官已被罢免受审。
图 21. 残酷的东线战线(苏德战争)
1938年的武汉战役中,SB-2轰炸机全力出击,不仅轰炸了日军地面部队、日军机场,还轰炸了沿长江航道的日军舰艇。战斗中,SB-2轰炸机击沉日本军舰23艘,伤67艘,严重阻碍了日本舰队的前进。日本舰队用了2个多月的时间才完成了本可以在2天内完成的河段。
1938年至1940年,中国空军和苏联志愿空军在长江南北作战,与日军飞机展开长期激烈的空战。然而,在1940年重庆璧山空战之后,日本海航的尖端全金属低翼远程战斗机“零舰战斗机”在速度、机动性、航程和火力等方面完全压制了苏制飞机,导致中国空军损失惨重 损失惨重,只好暂时避开边缘,等待更多盟军尖端战机的到来。关于碧山空战,请参考同名公众号搜索“零战”。
图2 2.913重庆璧山空战,中国空军苏制战机虽然顽强拼搏,却无法挽回
1941年初,中国空军从苏联获得了100架轰炸机和150艘驱逐舰。这些飞机陆续抵达哈密。各单位派人接应,准备抗日。然而,这些驱逐舰的性能却远不如前。日军零式战机在3月14日成都空战后就知道,用这种武器打败日军会吃亏。因此,空军行动的主要目的是除了轰炸机,这些轰炸机还在配合军队的重要战役作战,驱逐舰被用来攻击敌方轰炸机和俘获敌方侦察机,同时避免决定性的与日本战士作战。
图 2 3. 苏制 SB 轰炸机在飞虎队美制战斗机的护航下遭到袭击
1937年至1940年间,苏联为避免外交被动,要求采取严格的保密措施,不公开报道苏军参战,使用“中国飞行员”、“外国雇员”、“个人身份来中国”。愚弄。然而,日本在国民党政府内部有一个高效的间谍网络,从一开始大家就知道苏联在战争中援助了中国。日本人还每隔三天就在报纸上对这个“公开的秘密”骂几句。
但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苏联志愿飞行员不得不返回自己的祖国参加卫国战争,苏联暂时没有力气援助中国。全面抗战中的空中决斗将进入一个以美国志愿空军为主角的时代。然而,虽然苏联飞行员返回中国,但中国飞行员仍在使用苏联式战斗机坚持抗战。
图2 4.王傀儡空军装备的SB轰炸机,其特点是蓝天白日外的粉色圆圈标志
顺带一提,1942年抗战进入艰难阶段,由于缺乏外援,当时的国民政府航空研究所和第三飞机厂联合启动了“研究-饥饿III”轰炸机的研制. 这架飞机被称为自行设计,但将使用从苏联制造的 SB-3 轰炸机上拆下的 M-103 发动机、金属螺旋桨和起落架等可用部件。除主要受力接头为金属件外,主要材料为四川特产云杉。
“研轰Ⅲ”型于1942年9月开工,1944年1月完工,后于3月被拖至太原寺机场进行装配试飞。前后测试了3次,最后一次是因为操作失误。起落架断裂,机翼受损。考虑到当时美国提供的B-25轰炸机已经被广泛使用,即使制造了飞机,也已经是性能落后的产品,所以没有继续进行试飞。
原型机最终被遗弃在郊区。
图2 5.中国士兵守卫的美制飞机,标志性的鲨鱼嘴是“飞虎队”的特征
“艳红III”型主要技术数据为翼展20.40米,机长13.00米,高度3.30米,最大时速约380公里,升限9000米,航程1000公里,动力为两台M103发动机(960马力),乘员3至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