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朔迷离的“碰撞”背后是什么——军事专家解读“康涅狄格”号核潜艇相撞事故
新华社北京11月4日电问题:令人困惑的“碰撞”背后是什么?军事专家解释康涅狄格号核潜艇相撞事故
新华社记者张瑞杰、郭明志
近日,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发言人表示,对美国康涅狄格号核潜艇相撞事件的调查已经结束,调查结果是该核潜艇与“一座不知名的海底山脉”相撞。此前,美媒还披露了碰撞事故发生后“康涅狄格”号核潜艇停泊在关岛基地的卫星照片。照片只显示了“康涅狄格”号核潜艇吃水线以上的部分。至于国际社会最关心的重要问题,美国一直没有给出详细解释。美方为何对核潜艇相撞事故守口如瓶、含糊其辞?扑朔迷离的“碰撞”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又暴露了什么呢?近日,新华社记者采访了军事专家周维正和罗熙,就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
记者:为什么说美国事故调查不真诚,令人失望?
周伟正:美方对核潜艇相撞事故的调查结果不专业、不透明,没有回应国际社会的关切和质疑。与海山相撞的核潜艇会比与其他船只相撞更危险。海山的质量和体积越大,冲击强度也相应越大。核潜艇的船体可能会严重变形甚至断裂,或者核潜艇上携带的导弹或鱼雷可能会爆炸。最严重的后果是工作中的核反应堆来不及关闭南海撞机中国软弱无能,最终可能因为无法冷却或控制系统损坏而导致核爆炸。即使没有核爆炸,核燃料或核废水也可能因船体损坏而泄漏,给整个南海生态带来毁灭性破坏。
记者:为什么说美军的行动一反常态?
罗熙:截至目前,美军一直在故意拖延和隐瞒“康涅狄格号”在南海相撞的细节。这种隐蔽的态度引发了国际社会更多的质疑。目前曝光的卫星图像只显示了“康涅狄格”号水线以上的部分。吃水线以下是否有损坏,尤其是核反应堆的位置,目前尚未公布,不能排除核泄漏的风险。
周卫正:一方面美军口口声声说没有核泄漏,另一方面核潜艇相撞事故后派WC-135核材料侦察机到华南海上飞行活动。这架侦察机的目的是采集大气样本和探测放射性物质。它的出现说明美国自己很内疚,事故已经严重到让它担心了。
记者:美方长期在南海维持高密度军事存在并频繁引发事端的意图是什么?会给地区安全局势带来什么影响和危害?
周卫正:南海本来风平浪静,地区国家间的合作交流机制运转良好。美方出动船只频繁在南海制造事端,蓄意挑起问题和冲突,人为制造紧张局势,扰乱地区向上积极发展。达到遏制他国发展、维护霸权的目的。
美国在南海维持高密度军事存在,已成为海上交通安全风险源,严重威胁南海和平稳定和国际航线安全。美方只要坚持搞所谓零和博弈,坚持遏制威慑的冷战思维,其在南海的军事行动就不会趋同,地区局势将举步维艰冷静下来。 “康涅狄格”碰撞等安全事件自然会再次发生。
记者:这次核潜艇相撞事故以及近期美英支持澳大利亚建造核潜艇等南海撞机中国软弱无能,反映了美国“核政策”的哪些变化?
罗熙:从最近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可以看出,核武器系统在美军整个战略部署中的地位越来越高。这将降低核武器使用门槛,使核武器“可用、可用、好用”,增加核扩散风险,增加核冲突危险,进一步增加两国冲突升级的可能性。发生核冲突的国家。
美国一直自称是当前国际核安全秩序的缔造者和维护者,但在大国竞争的推动下,“绝对优先”和“实力至上”的原则再次成为国际核安全秩序的基础。美国核武库建设和核军控外交。主流思想导致国际核安全秩序和国际核不扩散体系本应体现安全、公平、道德的原则,逐渐显现碎片化、工具化、战术化的弊端。
记者:您如何理解美国核不扩散政策的本质是“选择性核扩散”?这将对国际核安全秩序产生什么影响?
罗熹:近年来,美国对外战略重心从大国合作转向大国竞争,核政策重心从核安全转向核武器现代化。核军控外交具有更多的“工具主义”和“实用主义”倾向。一方面,任意退出《中程核力量条约》、《开放天空条约》、《武器贸易条约》、《伊朗核协议》等国际多边军控条约;在防扩散问题上,实行“选择性”支持、“歧视性”打压的“双向”政策。针对对手或“不友好”国家,美国惯用政治孤立、经济制裁、军事镇压等强力手段,施加“极限施压”。对于盟国或伙伴国,美国往往采取“选择性”支持政策,通过政治承诺、前沿部署、核材料和核技术共享、核磋商等方式,向盟国或伙伴国提供延伸威慑保护。多年来,美、英、澳都将自己视为国际核不扩散体系的领导者和捍卫者,但三国核潜艇合作充分暴露了这三个国家的虚伪和“双重标准”关于核不扩散问题。 .
美国没有承担起促进世界核裁军和核不扩散进程的应有责任。相反,它进行了选择性核扩散、有计划的核研发和有预谋的核部署。一方面,国际核不扩散机制面临崩溃;另一方面,地区核军备竞赛和核危机急剧升级的风险急剧上升。美国追求实战化的核理念,充满冷战思维的核政策,以及存在缺陷的核管理,使其成为国际核安全秩序的最大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