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消息面来看,今天中船概念股的集体上涨主要是受到“南北船正式重组揭牌仪式”的刺激。
具体来说,今天上午,改制后的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成立大会暨揭牌仪式在北京举行。重组后成立的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将成为全球最大的造船集团。未来,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将成为海军武器装备科研、设计、生产、试验和保障的主力军,承担以飞机为代表的中国海军全部主战装备的科研生产任务航母和核潜艇,为海军转型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值得一提的是,自“南北船合并”消息传出后,该板块相关概念股也录得不小涨幅。
例如,3月14日,中船集团与中船集团就“共同服务国家战略”形成合作共识后,3月28日,中船集团与中船集团均宣布停牌,以调整资产整合方案,确立中船集团的定位。中船集团作为上市平台的船舶动力和船舶组装在这两个消息的推动下,中船集团和中船集团都取得了巨大的增长——从3月14日到4月15日,一个月的时间2019年,中船集团股价上涨涨幅超过53%,而中船防务的股价则上涨了近17%。
可见,在“南北船”正式合并和中船相关概念股市场火爆的带动下,该产业链相关企业将迎来诸多发展机遇。那么,这艘堪称巨人的“神舟”是如何开启强者联盟之路的呢?
“南北航”你知道多少?
相关资料显示,中船集团与俗称“南北船”的中船集团于1999年从原船舶重工总公司分拆出来。前者旗下拥有中船重工、中船防务、中船科技三家上市公司。后者包括中国重工、中国动力、中国海防、中国应急、九之阳等上市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4年以来的新一轮央企重组中,南北船合并的消息开始传出。2019年,南北舰合并的消息层出不穷。
3月29日,中船集团和中船重工双双宣布停牌调整资产整合方案,分别确立了中船集团船舶动力和船舶装配上市平台的定位;7月1日,两船集团旗下子公司宣布,船舶集团拟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进行战略重组;随后,10月26日,国务院正式批准中船集团与中国重工联合重组,两大造船集团的重组将进入实质性阶段。
需要指出的是,随着今天“南北舰”正式重组和揭牌仪式的完成,本次合并可以说是终于尘埃落定,开启了属于自己的新篇章。
据了解,重组后成立的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将成为全球最大的造船集团,拥有147家科研院所、企业单位和上市公司,总资产7900亿元,员工31万人。拥有我国最大的船舶修造基地和最完善的船舶及配套产品研发能力,能够设计建造符合全球船级社、国际通用技术标准和安全公约。
此外,未来,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将成为海军武器装备科研、设计、生产、试验和保障的主力军,承担中国所有主战装备的科研生产任务。以航母和核潜艇为代表的海军。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事实上,不得不说,业内人士一直看好“南北船”的合并。
其中,安信证券研报指出,集团合并后,需要解决上市公司平台定位调整、同业竞争等问题。随着集团人事和职能部门的调整到位,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等资本运作可能即刻启动。航运板块上市公司或面临资产重估机会。
同时,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研究员刘兴国认为,两船联合重组标志着央企联合迈出了一大步。优化调整远未结束。在电力、电信、化工、汽车等诸多领域,一体化举措将陆续推出。
“南北船”如何造福行业?
众所周知,航运业是一个典型的周期性行业。从历史上看,其周期通常为 5 至 15 年。此外,每个航运周期可分为复苏、繁荣、衰退和萧条四个阶段,这四个时期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航运周期。
2018年,受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中美贸易摩擦等因素影响,全球贸易增速有所回落。据克拉克森统计,2019年全球海运贸易增速2.84%,运力供给增速2.57%。未来航运业供需形势有望逐步好转,但产能过剩的消化尚需时日。. 可以看出,航运业目前正处于从萧条到复苏的“改善期”。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航运业还需要一段时间来消化过剩运力,但这并不意味着“反弹”节点离市场还很远。事实上,整个航运业已经逐渐呈现出“回暖”的迹象。
首先,我们来看看民用船舶方面。从船舶订单来看,自2016年造船与海工双周期触底以来,全球造船新接订单趋势十分明显。从三大主流船型成本来看,三大主流船型(180K DWT Capesize、9000TEU、VLCC)的新造船价格自2017年底部开始逐步上涨,但仍处于低位与 2008 年的高价相比。
但综合来看,结合船用钢板价格高企、船用钢板价格下跌等因素,民船龙头企业的利润拐点可能已经在路上,但还需要一段时间。民用船舶工业大规模复苏的时机。
需要指出的是,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南北造船下属船厂的合并,不仅将有效整合产能,促进技术发展,提升管理能力,还将大大改善民航供应格局。产业和完善商业航运业。综合国际竞争力。
其次,我们来看看军舰。安信证券研报显示,短期来看,2019年初海军军改调整进入尾声,2019-20年海军装备订单有望迎来补偿性增长。军舰产业链阶越高,增长的确定性越大。从长远来看,我国远洋海军建设任重道远,补短板舰艇装备需求旺盛。未来仍将处于建设高峰期。
其中,南北舰合并后的资源整合,将不断增强我国军舰制造实力。在民用船舶行业市场复苏的同时,南北航运在未来几年内很可能继续面临依赖军舰订单的局面。未来,国际贸易活跃度增加和新一轮军舰订单将是行业基本面基本恢复的基础。
主要目标是什么?
如前所述,《南北船》中提到的概念股涵盖了中船、中船防卫、中船科技、中国重工、中国动力、中国海防、中国应急、九之洋等八家公司。根据券商给出的研究报告,以下重点标的可能受益匪浅:
中船重工(600150.SH)成立于1998年,是中船资本的核心平台,是民用船舶行业的领军企业。目前公司总市值2.73.42亿元,主要从事造船、修船、船舶配套等业务。
值得一提的是,受海工业务影响,公司2016年至2017年连续两年出现大幅亏损,随后不得不剥离海工业务,转让亏损的长兴重工股权。止损。因此,2018年公司终于扭亏为盈,实现营业收入1.69.10亿元,实现归属净利润4.89亿元。
但需要指出的是,今年三季度,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不少。财报显示,公司2019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1.63.5亿,同比增长46%;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9631.80,000,同比下降68.9%。
中国重工(601989.SH)成立于2008年,是船舶研发、设计、制造全产业链的上市公司,是北川资本搭建的平台。目前,公司市值12.10.34亿元中船科技与航母的关系,主营业务涵盖军工与贸易、船舶修造与改装、船舶装备、海洋经济、能源运输装备与科技行业。
与中船重工类似,公司今年前三季度的业绩也不是很理想。财报显示,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42.12亿元,同比下降19.55%;同比下降 13.91%。
中船防务(600685.SH)是中船重工的核心平台,前身为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在沪港两地上市,是第一只A+H股中国船舶工业公司上市公司。业务涵盖国防装备、船舶修造、海洋工程和非船舶业务。
最新财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元8.19亿元,同比增长6.32%;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亏损7659.45万元;每股基本亏损0.0542元。
综上所述中船科技与航母的关系,不难发现,这三家公司目前的业绩都不尽如人意,但可以预见的是,作为行业龙头企业,作为北方并购的尘埃,它们最有可能率先受益。南船定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