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抗大”是怎样的一种体验?(图)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日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为培养军政干部而创办的学校。

其前身为“西北抗日红军大学”,1937年初改为现名。1940年11月4日,抗日大学总校进驻邢台县蛟水地区,河北省,学校总部设在黔南峪村。1943年起,徐向前校长兼任中央处理委员会主任、抗日大学总学委书记。

毛泽东曾任抗日大学教育委员会主席。他为抗日大学规定了“政治方向坚定正确、作风艰苦朴素、战略战术灵活”的办学方针和“团结、紧张、认真、活泼”的校风。

历史

早期

抗日大学的前身是1931年在江西瑞金创办的中国红军学校,1933年扩编为红军大学,1934年与中央红军长更名为“干部组”行进。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在陕北瓦窑堡恢复创办红大。红军干部组与陕北红军学校合并组建“中国工农红军学校”,不久更名为“西北抗日红军大学”,校长为周昆,袁国平作为总统。政委。

1936年5月,为迎接即将到来的抗日战争,中共中央决定在中国工农红军学校的基础上建立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1936年6月1日,“西北抗日红军大学”(位于宝安县)举行开学典礼。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出席并讲话。

搬迁和更名

1937年1月20日,红色大学随中共中央迁至延安,更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

建校后,林彪任校长,刘伯承任副校长,毛泽东任教委主任,罗瑞清任教育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进行曲,刘亚楼任培训主任,杨智任教委主任。学校部长。刘伯承副校长很快调任西援军司令员,不分管抗日工作。第一期学生被称为红色大学第一期,后来直接转入抗日大学第一期。一期一科的成员为红军军级干部和部分师级干部,由林彪会长遴选。保安校舍是学生自己挖的窑洞。

抗日大学的学生主要是中国工农红军的中高级干部。后来,他们还招募了陕甘宁边区以外来延安的爱国青年。

1937年,抗日军政大学迁延安。学习期限从4个月到半年、8个月、1年、3年以上不等。康熙大学第一、二期的学制只有半年左右,第八期为3年多。这些毕业生很快成为新组建的八路军和新四军的主要骨干。

1939年7月,抗日大学总校、陕北公学等5000人在副校长罗瑞清的带领下,迁往晋东南的抗日根据地(太行根据地)。在陕北左派抗日大学第三分校。抗日战争时期,各主要根据地都设立了抗大学分校,一般由根据地负责人担任校长。

延安抗日大学总校也坚持在陕北、山西、河北等地办学。1943年1月,返回陕甘宁边区。3月,徐向前任中央处理委员会主席、主任。

光荣的结局

1945年8月,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抗日大学也完成了伟大而光荣的历史使命。

1936年建校至1945年底的九年办学期间,培养了8名干部,开设了12所分校、5所陆军中学、1所附中。在艰苦复杂的战争环境中,抗日大学总校区四处搬迁,校址数次变更。这种做法意味着与正在建设分校的国民党黄埔军校对抗。国共两党都在积极扩大军事院校,培养军队干部。

文化传统

校徽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教职工徽章

校旗

抗日军政大学校旗及其启示

抗大连校旗长196厘米,宽130厘米。旗底为红色,右侧为白色旗杆罩。旗帜右上方有图形标志:八路军士兵持枪骑马的黑色图案叠加在由白线组成的五角星上。上方是弧形反大校风中的“团结、紧张、活泼、严肃”八个大字。旗中间左侧是仿宋体“康达”两个大白字。旗中下部有三道白色波浪纹横穿旗。整面旗帜的设计体现了抗日战争为民族解放和英勇斗争的精神。

抗日大学的旗帜随着抗日大学的成立而诞生,随着抗日大学的发展,不断指引着师生前行。

抗日军政大学校旗

校歌

抗日军政大学校歌及其创作背景 《抗日军政大学校歌》的创作背景 作词:凯风 作曲:陆机 陆机为抗日军校作曲1937年日本军政大学以独特的音乐风格。全曲既有普通青春歌曲的活泼、活力的特点,又有进行曲铿锵有力的节奏和不断进步的气势。生动地表现了反大连青年旺盛的青春活力和英勇的革命精神。跟随抗日大学毕业生的脚步,这首歌曲在抗日根据地广为流传,成为抗日救国歌曲的代表作品之一,为后人传唱。黄河之滨,有一群优秀的中华民族后裔。

人类解放和民族拯救的责任完全落在我们自己身上。

同学们,好好学习吧!

团结是紧张、严肃、活泼的,我们的作风。

同学们,加油!

努力工作,英勇牺牲,我们的传统。

犹如黄河之水,汹涌澎湃,将日寇驱赶至国东!

迈向新社会!前进!

我们是劳动的先行者!

发展

第一阶段

抗日全国代表大会十周年纪念章

抗日大学的前身——中国抗日红军军政大学

(瓦窑堡-保安,1936年6月至同年12月)

1936年4月,中共中央决定延续1933年11月7日在江西省瑞金市成立的“中国红军大学”。同年6月1日,“西北抗日红军”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陆军大学”始建于陕北安定县(今子昌县)瓦窑堡镇米凉山卢家大院,后更名为“中国抗日红军军政大学” . ”。

1、组织和学生

香港大学校长林彪、教育处处长罗瑞清、政治处处长杨尚昆。共有学生1063人[12],分为三个系:一系38人,二系约200人,三系800余人(位于甘肃省环县木波寺)省)。一、二部现役干部只有14人,专任教师有杨澜石、罗诗文、张汝新。杜平斋、刘清、赵守一、冯志国、廖冠贤、张文华、李东超、韩振基、刘少卿、王盘清、冯大飞等。红军。第一师38名学员中,大部分是红军中高级干部。其中有罗荣焕(兼一师政委)、彭雪峰、谭政、苏振华、杨成武、莫文华、赵尔禄、刘亚楼、杨丽三、张爱萍、王萍、耿飚、肖文久、郭树生、何进年、谭冠三、李涛、张纯清、周文龙、胡竹亭、刘鹏、冯玉和、周建平、刘惠农等

2、开幕式

抗日红军军政大学成立。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3、搬迁安全

同年7月,宏大第二师一、随党中央转入保安(今志丹县)。

第二学期

随着中共中央进驻延安,红色大学更名为抗日大学

(延安,1937年1月至同年8月)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形成了国内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年1月,红大随中共中央在延安,更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

甘肃省环县三个师迁至甘肃省庆阳市,与二、四方面军两所步兵学校(绥英学校)合并,组建红大二校。后更名为抗大步兵学校。

1、抗大学公开招生

从这个时期开始,抗日大学将开始招生。

2、学生形成

1937年1月20日,抗日大学第二期正式开学。本阶段共有4个营,1362名学生,加上甘肃省庆阳市防大布学校1400多名学生,共计2700多名学生。

其中,二队一、为红军各团、师、军干部,如陈赓、杨得志、周子坤、何长功、奚恒汉、曾希生、罗秉辉、赖传主、胡耀邦、王伟洲、姚继明、邵世平、周春泉、王征、刘希平、刘星、罗华生、张敬武、叶绍华、季干辉、王尚荣、戴玉林、戴继英、黄春璞、谢朝文、陈克涵、姚哲、吴云夫、谢高、张继春、陈启涵、倪志良等

西安事变后,原东北军、西北军的部分爱国战士也到延安抗日大学学习。其中有张学良的弟弟张学喜和张学明,以及杨虎城将军的儿子杨政民。

3至8队为红军连营干部,共计753人。9~14队为青年学生,共609人,分成四队。

四队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国民党统治地区,主要是在北平、天津等地参加“129”抗日救国运动的爱国青年学生。此外,成立了一支女性区队,共有59名成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进行曲,包括何子珍、康克清。

3、组织

学校下设教委及政治部、培训部、校务部。毛泽东还担任过教育委员会主席。林彪校长、刘波任抗日大学副校长,傅忠任政治部主任,刘亚楼任培训部主任。员工增加到八十七人,其中大部分是一年级毕业生。防大布学校下设4个营13个队,在校学生1400余人,均为红军班排干部。

第三阶段

反大连——《大业》

(延安,1937年8月至1938年3月)

1、全国革命青年华侨赴延安

延安是中共中央委员会所在地。中国各省市的知识分子和进步青年,以及回国的爱国华侨,纷纷赶往延安抗日大学学习。

为适应抗战形势发展,抗日大学不等第二期学生毕业离校,第三期于1937年8月1日正式开学. 第三学期开学后,仍有不少新生成群结队而来,学校决定顺势而为。

2、学生形成

第三阶段共接收学生1372人,分三个大队。1至6队为红军干部,大部分来自原四方面军,共计616人。其中有李先念、王树生、许世友、王嘉楠、王宏坤、曾川六、曹祥仁、丁国宇、罗顺初、李守轩等。7-9队为青年学生,共366 人。此外,还有一支112人的老干部训练部队、一支110人的新干部训练部队和一支67人的游击训练队。

3、组织

副校长罗瑞清主持工作,教育部部长刘亚楼,培训部部长徐光达,张继春任政治部主任,胡耀邦任副处长、总支书记。[13]

第 4 期

努力工作,光明在前

(延安,1938年4月至同年12月)

第四学期于1938年4月16日正式开学,同年8月至12月分批毕业。

抗学院四年毕业证书

1、前所未有的发展

这一阶段是抗战史无前例发展的第一阶段。仅5-8月,就有2288人通过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来到延安。这一阶段共有 5,560 名学生入学。两人编成八个旅四十三个小队。其中,培养八路军、新四军干部7个队,907人;培养知识分子31支队伍,4655人,占学员总数的80%,其中女生600人 54人,编组为第八大队,张琴秋任队长。由于学生人数空前增加,原来延安的校舍已经容纳不下。因此,除了驻扎在延安的四个旅外,

1938年5月,学校召开第二次党代会。主要任务是研究确定当前的教学任务,总结建校和引领青年知识分子的经验,选举产生新的校委会。同时,也加强了党对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的领导。

在此期间,学校教职工扩大到1386人,其中大部分是学校自己培养的青年知识分子和干部,极大地增强了教育的力量。

军政教育科科长、主任教师23人,包括艾思奇、任柏格、徐茂勇、郭华若、张庆富、杨钊等;90名军事教师和助教;120名政治教师和助教8人;文化教师十二人。本期政教科长杨澜石同志因劳累过度而病逝。本期培训部增设了编辑版块,开始出版自己编写的教材。

当年7月,世界学联代表团访问康达大学,表示愿意做“荣誉学生”。

机制

抗日大学总校共有十四个旅。队长是团级干部。该旅分为中队和区队。

分校区

一个分支

1939年2月,抗日大学第一分校在晋东南古县成立。何长工校长。1940年1月迁至山东沂蒙山区。1941年与滨海师范大学合并,成为滨海建国学院。更名为临沂师范学院、临沂师范学院、临沂大学。

甘肃庆阳反大布学校也于8月毕业,结束反大布学校。随八路军指挥部前往山西抗日战线,另一部分于1938年5月调往陕北洛川,编为抗日四期第六旅大学,又称抗日大学洛川分校。校长魏国庆,政治部主任黄欧东。后来,洛川分校并入抗日大学第一分校。

第二分店

1938年12月,抗日大学第二分校在晋察冀成立,校长为陈伯军。后更名为华北军政大学,即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

三个校区

抗日大学第三分校在延安成立,徐光达任校长。1941年12月,改为延安军校。三个分校的俄罗斯队后来发展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和哈尔滨外国语大学(今天黑龙江大学的前身)。

四支

1940年3月,抗日大学第四分校在豫皖苏交界地区永城成立。前身是新四军游击支队绥英学校。后更名为雪峰军政大学、华中雪峰大学、华东军政大学、第三高级步兵学校。1947年3月18日,以华东军政大学炮兵旅为基础,扩编为山东沂水华东特种部队纵队特训学校,后发展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炮兵学院军队。其余部分于1952年2月改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步兵学校,

五支

1940年底,抗大连大学第五分校在江苏盐城成立,又称抗大连大学华中分校,后迁淮南。负责人依次为陈毅和谢湘军。

六个校区

1940年,抗日大学第六分校在山西武乡成立。1943年结束。后来,在第六分校的基础上,成立了抗大太行旅,后来又扩充为抗大太行支队。1945年10月,抗大太行分院并入金鸡鲁豫军政大学。

七个校区

1941年7月,抗日大学第七分校在山西省兴县成立。彭绍辉校长。1943年迁至甘肃庆阳东华池。

八分公司

1941年5月,抗日大学第八分校在隶属新四军江北司令部的新四军江北司令部军政干部学校第一分校的基础上扩编。张云仪、罗秉辉、冯文华、高志荣、刘玉标、刘树勋等先后担任支部领导。1943年春,反大华中央支部结束后,部分干部教师加强了第八支部。同年秋,分院缩编为新四军第二师教学团。

九支

1942年5月,以抗日大学第五支队苏中旅为基础,扩充抗日大学第九支队,隶属于新四军第一师。苏宇、刘继平、张崇文、杜平、曹维清、谢云辉、刘亚奇等先后担任支部领导。学校成立后,横渡江南,与苏南2、2、第16旅教学团队合并。1943年夏,随着苏中整体形势好转,第九分校回到江北办学。1945年春,改组为“苏中公学”,后并入华东军政大学。

十校

抗大连大学有2个学院:

1942年2月,以新四军豫鄂推进纵队军校为依托,成立抗日大学第十支部。李先念、任志斌、肖元久、郑少文、于谦、杨焕民、冷新华、邝琳先后担任分会领导。由于新四军5师和豫鄂豫赣军区部队比较分散,学校组织为4个教学团,分散办学。

此前,新四军第7师还在安徽省无为县成立了抗日大学第10支部。谭锡林、曾锡生、陈仁宏担任支部领导。抗日战争胜利后,分校更名为新四军第7师绥英学校。

太岳分行

1944年10月,以抗大连大学太岳大队为基础,成立抗大连太岳支队太岳支队,隶属八路军太岳军区。陈庚、赵正富、李良寒、李茂之任支部领导。1945年10月,抗日大学主校区第一部分由陕西省绥德地区抵达山西省长治地区,并与太岳分院、太行分院合并组建军区。和八路军晋冀鲁豫军区政治大学。

太行分公司

1945年春,以抗大连大学太行旅为基础,成立抗大连大学太行分校,隶属于八路军太行军区。童国贵、彭宗主、孟庆宇、李克林为支部领导。

1945年10月,太行支部、太岳支部和抗日大学总指挥部在山西省长治市并入八路军晋冀鲁豫军区军政大学。1948年改为中原军政大学,1949年更名为二野军政大学。1950年随二野进入西南,与西北军政大学合并,成为西南军政大学。哈尔滨,参与创办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第二步兵高级学校俄罗斯旅发展为四川外国语学院。

特科旅

1939年7月,中共中央决定离开延安到华北抗日前线办学。1940年2月,总校来到武乡,进驻盘龙镇。抗日大学第六期在武乡开工。抗日大学总校来到武乡后,为了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决定开展专项技术培训,并从各地招收人才,组成专门队伍。下辖参谋连、机枪连、通讯连、工兵连、兵器研究所等。特科旅驻扎在温庄和达摩村,参加了温庄战役。由于营长刘鼎是八路军军工部部长,军工部设在历城县上池峪。1940年8月,特支旅调至历城。1941年,在特克旅的基础上建立太行工业学校,解放后发展为中北大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