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海虹桥开来的G18次列车就要到站了……”
下午6点35分,随着车站广播的响起,记者准时接到了上午还在上海开会的翟婉明院士,此次他来北京是应人民网邀请,参加次日的《百年科技强国梦》节目录制。
“复兴号在京沪高铁上跑350公里/小时,这个数字意味着咱们国家成为了世界上高速铁路运营速度最快的国家。”翟婉明一边出站一边跟我们聊着,像个乐于晒自家孩子成绩好的父亲。
此次节目录制,正值京沪高铁开通运营10周年。10年间,京沪高铁已累计安全运送旅客超13.5亿人次,不仅成为中国客流量最大的高铁线路,还将“千里京沪一日还”的期待变成了现实。
京沪高铁复兴号动车组350km/h上线运营。受访者供图
京沪高铁仅仅是中国高铁建设的一个缩影。目前,中国高铁已建成并开通运营超过3.8万公里。“四纵四横”高速铁路网已提前建成运营,以“八纵八横”主通道为骨架、区域连接线衔接、城际铁路补充的高速铁路网也将全面覆盖。“可以说,我见证了中国铁路翻天覆地的变化。”翟婉明感慨地说。
1981年,刚考上西南交通大学的翟婉明第一次坐火车。“没想到大雨把宝成铁路弄塌方了,只好绕道,辗转花了三天四夜才从老家赶到了位于四川峨眉山的学校。”翟婉明回忆道,上车以后没有座位,只能站着,整个车厢被挤得水泄不通,条件十分艰苦。“第一次乘火车很兴奋,但也给了我当头一棒,让我深深体会到了中国铁路竟然如此落后。”
第一次坐火车的经历,让翟婉明心底萌发了改变中国铁路落后面貌的想法。此后,他一路从本科、硕士读到博士,跨入了铁路研究的殿堂。“吃苦我是一点儿不怕,拼命地学。”
大学时期的翟婉明。受访者供图
在高速铁路设计初期,线路关键设计参数的确定是最大的挑战之一。经过多次研究,翟婉明发展了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新理论,实现不同列车在不同线路上的行车安全分析评估,最终提出了车辆与线路最佳匹配设计方法,从而确定出最优线路设计参数。
此外,高速铁路设计的初期,线路、参数、桥梁等都没有设计标准。“这是摆在我国高铁建造阶段的一个重大难题。”翟婉明以线路设计为例解释道,在不同参数的选取阶段,将车辆置入每一套设计方案里做试验,模拟垂直、横向的振动,监测车辆的各种安全性指标,“这样我们就可以在设计初期把各种参数试验出来,通过对比,选择最优设计方案。”
工作时的翟婉明。受访者供图
上述这些都是根据国家工程建设需求设立的重大攻关的课题。“如果脱离了国家的重大需求,我们做的东西就成了纸上谈兵。”翟婉明说。
“毫不谦虚地讲,在350公里时速的线路上,中国高速铁路的舒适性、平稳性是最高的。”除了速度,翟婉明对高铁的平稳性同样赞不绝口。他还为记者列举了国外记者做过的实验,在一个动态环境下,立一枚硬币8分钟不倒,“这说明,我们的车子多么平稳。”
谈及高铁未来的发展方向,翟婉明认为:“一个是更高速,另一个是更智能。”他进一步介绍,自从京雄、京张这两条高铁开通并实现了自主智能驾驶,我国已经开启了智能高铁的大门。
“中国高铁已经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下一步在交通强国战略的指引下,我们有信心、有能力续写辉煌,引领世界高铁技术发展的未来。高铁梦就是我的‘中国梦’!”翟婉明信心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