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人民网评:物资供应不断档,才能安心过好年

眼下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如何保障春节期间的重要生活物资供应充足、市场流通有序,对满足群众节假日需求意义重大。近日,有关部门提出将每周投放2万到3万吨的中央储备肉增加市场供应,各地纷纷举办网上年货节……一系列举措陆续推出,目的是让老百姓安心过年、放心消费、暖心过节。

每年春节都是消费的旺季,也是需求最集中、最庞大的时间段。从米面粮油等生活必需品,到日用商品、各种年货的消费,再到餐饮、住宿等服务,春节期间产品供应不断档、价格不上涨、服务不打折,才能让老百姓过好年。今年受疫情影响,许多人要就地过年,做好物资供应和服务保障更需抓紧抓实。特别是全国还有少数疫情中高风险区域,不少人隔离在家,加强供需衔接、产销对接、货源调度,保障好他们的日常生活可谓当务之急。

为了群众过好年,相关部门做好了充分预案。此前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做好人民群众就地过年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就提出了明确要求,比如“切实加强生活物资保障和能源保供”“引导和支持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卖场、生鲜电商、物流配送企业保持正常运营”等。商务部有关负责人在回答“如何保障春节期间重要生活物资供应充足”问题时,也提出了强化货源组织投放、畅通运输采购渠道、跟踪发布市场信息、强化配套活动服务等举措。这些政策举措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期待能够落地见效,转变成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当然十四亿人的春节保障工作,叠加疫情影响,不是件容易的事儿。所以,要把可能存在的困难考虑得更加充分一些,把预案做得更加科学周密一些。要根据市场行情变化、针对不同地区的实际,加大物资调配力度,有针对性的做好物资保障工作。粮食、蔬菜、肉制品,这些是民生所需,稍有不慎容易导致市场波动,各级务必扛起政治责任,坚决守住“米袋子”“菜篮子”。针对特殊困难群众,特别是因为就地过年无法被探望的老年人、儿童等,要加强摸底排查、走访探视,做好妥善照顾、服务到位。

既守住健康安全底线,也要守住物资供应红线,这是春节期间民生保障的重要内容。保供应,既要借助政府的无形之手,加大调配、调控力度,也要发挥好市场无形之手的作用。作为市场供应的主体,各类企业责无旁贷。要结合消费者的需求,加大对生活必需品的供给,积极提供非接触、少聚集的各类消费项目和社会服务,该正常运营的必须正常运营,该延长时间的应当延长时间。当然,哄抬物价、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等破坏市场秩序的行为更不可取,企业要自觉,监管部门更要坚决予以打击。

春节关系千家万户福祉。政策有温度、保障更有力,才能让欢乐祥和的春节带给人们更多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