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缴获的“白虎团”团旗
原典
《百战奇略》乱战篇原文为:凡与敌战,若敌人行阵不整,士卒喧哗,宜急出兵以击之,则胜。法(《孙子兵法·计篇》)曰:“乱而取之。”
乱战篇认为,对敌作战,若敌阵紊乱不齐,士兵混乱喧哗,应立即出兵进攻。这样有利于我军取胜。诚如古代兵法所说:敌混乱不堪时,就应乘机攻击。
战例
李渊隋末起兵之初,部将段志玄随同刘文静率军于潼关(今陕西省潼关县北)抵抗隋将屈突通的进攻。刘文静被屈突通部将桑显和击败,部队溃散。这时,段志玄率领20名骑兵赶来救援,阵斩隋军数十人。战斗中,段志玄脚部被敌箭射伤,由于担心引起部队思想波动,便忍痛不言,甚至再三冲入敌阵拼杀,致使桑显和部大乱。刘文静部士气重新振作,乘机勇猛冲击,大破隋军,屈突通被俘。
1953年6月,志愿军总部根据中央军委和毛泽东指示,决定发起夏季战役第三次进攻,以配合停战谈判。志愿军第68军203师奉命担负全歼南朝鲜军首都师第1团的任务。首都师第1团是李承晚集团的精锐部队,号称“白虎团”。该团全美式装备,在驻扎地构筑严密坚固的防御体系,占有工事、地形之利。203师决定首先摧毁其团指挥所,然后逐个歼灭。7月13日夜至14日凌晨,侦察排长杨育才带领尖刀班,一路抓俘虏、察敌情、闯关过岗,按时到达“白虎团”团部所在地二青洞。尖刀班12名战士分为3组,以一当十,向敌团部发起突袭。敌不知志愿军来了多少人,吓得六神无主。激战1小时后,“白虎团”团长被击毙,团旗被缴获。指挥所被端掉的“白虎团”随即崩溃,士兵丢弃武器弹药、四散奔逃,志愿军乘机将战线向南推进20公里。
计谋分析
找准发力点。乱战,指趁敌内部发生混乱之时,利用其力量虚弱、弱无主见之机,从中渔利。说到底,这是一种强调乱中取利、乱中获胜的计谋。然而,乘敌之乱,必须首先确保己方不乱。指挥员必须想方设法调整己方状态,改变被动和不利局面。“浑水摸鱼”者,若自己也成为浑水中的一条鱼,辨不清方向,反倒会给敌以喘息之机逃之夭夭甚至遭其反咬一口。同时,指挥员要有一双“火眼金睛”,能够随时洞察敌情况,特别是掌握敌混乱的特征,这样才能抓准战机,确保出手即中。古代兵书《六韬》曰:“三军数惊,士卒不齐,相恐以敌强,相语以不利,耳目相属,妖言不止,众口相惑,不畏法令,不重其将。”当敌方出现这些表征时,说明其乱局已定,必须不失时机立即出击。杨育才所在穿插分队,在歼灭“白虎团”团部后,利用敌慌乱无措之有利时机,勇猛顽强、机动灵活,3个多小时穿插前进9公里,彻底打乱南朝鲜军防御体系,对我西集团顺利完成战役第一步任务起到关键作用。
摧毁战斗意志。战国军事家尉缭子说:“气实则斗,气夺则走。”而夺气之法,重在攻心。敌发生混乱时,部队往往滋生逃避心理,战斗意志和信心极为脆弱,容易士气低落、军心涣散。此时,更强调一鼓作气、一蹴而就,要将支撑敌士气、军心和战斗力的所有支撑力量彻底打垮。所谓乱战,必须把握敌士气低落、军心动摇、战斗力下降的时机,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针对敌薄弱环节持续用力,“趁其病,要其命”,使敌始终处于被动挨打的不利境地,从而彻底失去战斗意志,全面溃败。因此,攻心夺气,全面摧毁敌气势,才是乱战最高目标。隋末的潼关之战、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奇袭白虎团,无一不是在敌慌乱大败时继续穷追猛打,完全摧毁敌信心而取得的胜利。
保持战争定力。兵者,诡道也。敌我相争,生死拼搏,对敌无诚实信义可言,敌对双方往往互相保密、互相隐藏、互相欺骗,局势错综复杂。大凡成功的军事行动,多与欺骗麻痹敌人的行动做法紧密相关。要知道,古往今来诸如引蛇出洞、诱敌深入等众多经典战术,通常都是先以弱示人,以乱惑人,故意营造出己方混乱不堪、弱不禁风的形象,目的就是为使敌得意忘形、放松警惕,落入我为其精心设计的圈套。优秀的军事指挥员,不仅要善于用计,更应举一反三、善于识计。对于乱局,指挥员头脑要冷静,要对敌混乱有清醒认识,能够准确判断和分析敌之混乱并区别对待。对真乱者要不遗余力、连续作战、不留后患。对假乱者则稳坐钓鱼台不为所动,保持强大心理承受能力和战争定力,切不可逞一时之能、图一时之快、贪一时之利,被敌“香饵”所诱上钩。两种处理方式看似矛盾,实则辩证,其根本目的就是始终保持我整敌乱的有利态势,确保顺利达成作战目的。我军历史上,粟裕是出名的以乱诱敌之高手。“反顽”第三次战役中,粟裕为制造我军慌乱撤退的假象,命令部队将破军衣、米袋子、烂草鞋丢得遍地皆是,彻底骗过国民党军,使其一路放心“前进”,径直走入粟裕精心布置的“口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