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河北70岁直肠癌患者王阿姨,在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原火箭军总医院)肛肠外科成功接受超低位极限保肛手术,不仅将肿瘤完整切除,而且还保留了肛门功能。而在此前,王阿姨因肿瘤距离肛缘仅2.0厘米,位置十分险要,辗转多家大医院都需要切除肛门,让她无法接受。而来到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肛肠外科,专家帮她实现了两全其美的愿望,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同王阿姨一样,如今,已有300名直肠癌患者在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肛肠外科进行手术后保住了肛门,恢复了正常生活。
在我国,直肠癌发病率逐年增高,对于低位直肠癌,由于位置特殊,手术风险大,很多患者都不得不切除肛门,患者需要一辈子永久挂着粪袋。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许多以前不能保肛门的患者也能保肛了。但目前为止,大多数距离肛门5cm以下的直肠癌采用传统手术方法仍不能保肛,因为直肠末端至肛门口还有长约3-4cm的外科肛管,也就是说,距离肛门5cm以下的直肠癌,实际肿瘤距离直肠末端的有效长度最多只有1-2cm。
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肛肠外科主任丁健华说,医生在手术切除肿瘤时,远侧切除线必须距离肿瘤至少1-2cm,以免肿瘤切除不彻底,将来肿瘤复发。但由于距离肛门5cm以下的直肠癌位置低、在盆腔深部,而且肿瘤距离直肠末端的有效长度不足,难以保证足够的切除线,因此绝大多数不得不牺牲肛门。这样就会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对心理、生理、社交也都造成极大的影响。如何最大限度为直肠癌患者既切除肿瘤,又保留肛门,是长期困扰医学界的一大难题。
为了在直肠癌手术方面取得新突破,丁健华主任结合国人的特点和每位病人的病情,从2011年底开始,他就率领团队迎难而上,潜心研究,成功实施超低位直肠癌腹腔镜ISR手术:即腹腔镜辅助下经括约肌间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肿瘤位置最低距离肛缘仅1.5cm,使许多以往不能保肛的患者实现了极限保肛,使肿瘤处于直肠末端、齿线处的患者也具有保肛机会,通过微创彻底切除肿瘤,患者腹部没有刀口,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大大改善了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最关键的是,术后不用带着造口生活,彻底消除了患者心理上的困惑和负担。并建立了术前检测、术中操作、术后康复治疗等一系列规范细则,通过远期回访和观察,90%以上术后患者肛门功能恢复良好,均可满意排便。
因为位置十分险要,手术风险极高,难度极大,目前我国开展超低位直肠癌腹腔镜ISR手术的医院很少。而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肛肠外科主任丁健华成功开展的这项技术使超低位的直肠癌也有了足够切除线,因此国际上称之为“极限保肛手术”。丁健华主任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技术上总结了“中国经验”,其手术数量、手术效果位居全国领先,刷新了中国纪录。该技术项目获得原国家卫计委专项基金资助、北京市科委基金资助,以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肛肠外科牵头,不仅在出版专著、学术交流、发表论文等方面实施重点扶持和保障,还对患者术前指标检测、术中操作要点、术后远期观察、并发症评估、术后排便功能康复训练等制定规范系统的临床指南和技术标准,研究成果先后在国际肛肠外科领域最顶尖的学术期刊美国结直肠外科医师协会会刊、英国及欧洲结直肠外科医师协会会刊发表,为世界提供了“中国经验”,真正把这项技术作为行业标准供医院参考,供患者选择,使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技术在全国推广应用,使我国直肠癌保肛技术水平实现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