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约9500字,详细描述了中国海军051型导弹驱逐舰的发展历程。未来,部分海军博物馆的部分实物展品会不定期更新,包括07型驱逐舰、051型导弹驱逐舰、053K型导弹护卫舰、091型攻击核潜艇、031型常规弹道导弹潜艇、HQ-61防空导弹、老鹰JH-8系列反舰导弹、JH-7战斗轰炸机等,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
考虑到051的服役期很长,船号和船名也多次更改。为了消除歧义,下文提及的所有船体编号和船名均使用最终版本。
设计背景
随着1954年10月中苏协定引进4艘07型驱逐舰,中国海军建成了第一艘真正有效的“大型舰船力量”,并在有限的经济技术条件下率先成为大型水面舰艇。第一步。但现实也在这里:区区4艘2000多吨级的驱逐舰无法改变人民海军水面舰艇“快艇”的尴尬局面,3.2万公里的海岸线也无法仅靠4艘守卫驱逐舰。此外,07型驱逐舰的设计适合在苏联的高山地区使用,而不是亚热带甚至热带地区,吨位限制导致舰内空间狭小,生活环境恶劣。
1957年,中国获得了苏联56型驱逐舰的一些技术资料和一些装备,包括TB-8型汽轮机。与此同时,中国启动了苏联P-15“冥河”反舰导弹的仿制计划。基于07型驱逐舰存在的问题和海军未来发展的需要,中国海军于1959年12月正式提出新一代驱逐舰的设计构想。
56型驱逐舰
P-15“冥河”反舰导弹
为什么说“曲折”?新型驱逐舰的总体规划时间从1950年代末到1960年代末跨越了约10年,其间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初步规划设计→困难暂时搁置→项目回归现实→580任务要求
前期规划和设计
由于中国在1950年代获得了56型驱逐舰的详细技术资料以及环境的影响,对大型海军军舰设计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最初从 1959 年到 1960 年构思时,海军的目标是开发一种独立设计和更先进的 08 型驱逐舰。按照当时的假设,海军的发展分为三大步:
1.海军收到的拆除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并改装反舰导弹发射器的07型驱逐舰(016任务) 2.建造苏联56型驱逐舰(国内代号63型驱逐舰),但改装计划将533毫米鱼雷发射管改为反舰导弹发射器(015任务),结合016和015任务的经验,设计出更先进的08型导弹驱逐舰。
从表面上看,这个开发过程没有问题。遵循科学的发展思路,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不过,以当时的技术,015任务中模仿P-15导弹的工作才刚刚开始,国家还不具备在016任务中建造如此大型驱逐舰的基本条件。独立设计先进驱逐舰的想法短期内可能无法实现。
升级为导弹驱逐舰的101“鞍山”舰,已经是1968年以后的事了。
困难暂时搁置
1960年,国家进入困难时期,与苏联关系恶劣。在此期间,大量项目因失去技术支持和资金问题而暂时搁置。新驱逐舰的整体设计也被搁置。不过,考虑到未来海军的发展需要,新型驱逐舰的一些配套项目仍在艰难推进中,包括仿TB-8汽轮机、903号船用特种钢、仿P-15反舰导弹并配套导弹旋转发射器、130mm舰炮。从目前来看,幸好这些项目当时坚持下来了,不然051型驱逐舰也不会如期诞生。
苏联 SM-2-1 130mm 双联装舰炮
项目回归现实
1963年12月,随着国内各种困难逐渐好转,新型驱逐舰的整体设计重新开始。但经过仔细评估并结合国内实际研发和工业水平,对1960年提出的更先进的08型驱逐舰的目标进行了修订,以苏联56型驱逐舰为原型,研制出满足中国需要的驱逐舰。中国海军。也就是只完成上面三个主要步骤中的第1步和第2步。1966年6月,六机部正式下达试制新型驱逐舰的命令。舰船七所701研究所牵头开展“中型火炮导弹舰”相关技术论证和总体设计任务。1966 年 8 月,建议使用56型驱逐舰。基于导出的三个总体规划:A(导弹舰)、B(鱼雷炮舰)和C(导弹舰)。最终,海军淘汰了相对保守的B计划和激进的C计划,选择了技术难度不高、装备导弹的A计划(类似于015项目),也就是我们看到的051型。
21型导弹艇吊装上游1/2反舰导弹
580 任务要求
最终,下定决心要“齐特瑞尔”051研制“580使命”,即“东风五号”洲际弹道导弹。按照1960年代中期的计划,“东风五号”研制完成后需要进行全航道试验才能定型,发射深海基本上是唯一的计划。这个测试和观察计划被命名为“718系统工程”。因此,为了配合718中国驱逐舰内部照片,有一个观测导航任务“580任务”。由于DF-5的航程超过8000公里,海军必须组建一支能够执行5000公里海上任务的远洋舰队,并配备至少三艘驱逐舰进行护航和海上监视。当时,唯一的07型驱逐舰只有4艘,一次拿下3艘,会导致黄海海域警卫兵力大幅下降。此外,07型本身的远洋能力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新的驱逐舰要求立即被提上日程。按照当时海军的设想,如果051下水,为了保证1980年“580任务”的正常实施,必须在1970年前后启动5艘051。因此,实际上“580任务”是051型驱逐舰加速研制建造的最直接原因。07型本身的远洋能力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新的驱逐舰要求立即被提上日程。按照当时海军的设想,如果051下水,为了保证1980年“580任务”的正常实施,必须在1970年前后启动5艘051。因此,实际上“580任务”是051型驱逐舰加速研制建造的最直接原因。07型本身的远洋能力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新的驱逐舰要求立即被提上日程。按照当时海军的设想,如果051下水,为了保证1980年“580任务”的正常实施,必须在1970年前后启动5艘051。因此,实际上“580任务”是051型驱逐舰加速研制建造的最直接原因。
东风五号洲际导弹
考虑到580任务的短期任务和中长期海防需要,并结合当时国内实际技术水平,051型驱逐舰正式列入“三五”发展计划1967 年 4 月。与之平行的是 053K 型防空护卫舰。1966年以来,“冥河”导弹的仿制取得全面进展,研制了相应的7224型双联装导弹发射装置和7221型三联装导弹发射装置。经过1967年4月和1968年3月的两次会议回顾,051型驱逐舰被定义为:基于苏联56型驱逐舰;标准排量约3000吨;由蒸汽轮机驱动;配备两门双联 130 毫米主炮、四门双联 57 毫米副炮、四门双联 25 毫米高射炮,2个三联装“上游1”反舰导弹发射器(1970年改为“海鹰1”),2个12管反潜发射器火箭发射器,深装弹道;配备雷达、声纳、通信、导航等设备和火力指挥控制系统,具有较强的反潜反舰能力,具有一定的导弹驱逐舰防空能力。
综合来看,海军对051型导弹驱逐舰的技战术要求如下:
具备远洋航行能力,完成“580使命”等远洋作战任务。配备远程预警雷达,作为海防预警雷达的延伸。驱逐敌方反潜能量,掩护弹道导弹核潜艇顺利进入预设发射位置,保障国家核战略实施。获得海峡对台水面力量优势,提升中国海军近海防御能力。保护中国在南海的利益。
051型驱逐舰由第七船厂701研究所设计,李富礼任总设计师,潘景富任副总设计师。1968年12月24日,首艘105“济南”舰在大连造船厂开工。
105舰下水仪式(22号船体雷达3)当时是空的
技术指标
基本参数
051型导弹驱逐舰定型后长132米,宽12.8米,标准排水量3250吨,满载排水量3670吨。动力系统为4 454型(KBT-76)燃油锅炉驱动2 453型减速齿轮汽轮机,输出功率7.20000马力,最大海试航速37.95节(131艘),续航2970海里/18节,全船固定船员280人(一说320人)。
船型
051型驱逐舰采用深V型船首。船头的弧线从船头三分之一处到船头的甲板开始上升,长宽比达到10.3。这种船型有利于提高航速,所以该船的设计航速可以达到38节,这在二战后设计的新船中并不常见。全船共有15个水密舱室,其设计目的是确保任何三个相邻舱室在进水时不会下沉。艏部装有鼻球,舯部装有电控液压收放稳定鳍,能够在8-9海况下航行。2台汽轮机和4台锅炉分布在两个独立的机舱内,保证其中一台被子弹击伤后不会干扰另一台,从而提高了电力系统的生存能力。同样的生存能力设计也存在于电力系统中。两台400KW汽轮发电机组和三台400KW柴油发电机组分布在两个副机舱内,保证任何一个副机舱损坏或进水后全船仍能供电。
升级后的166已经有食堂了
不过外界对051整体设计的评价并不高。这种观点在很多地方都有描述。一本百科全书提到的来源是1989年美国某船杂志。大致分为以下几点:
1.水密隔间划分不合理,设计不注意隔间管道和电缆孔的处理。基本上,隔板只是简单地打孔以允许管道和电缆通过。进来的水很容易通过管道孔扩散到其他隔间。
2.机舱内的许多空间和通道都极其拥挤和局促。不仅平日的运维维修工作难度很大,而且在遇到水灾或灾害时,也难以及时控制损坏或疏散人员;
3.船上的消防设施也很简陋,整体的抗损、防火、防沉能力很差。
4.船上的生活和生活条件太简陋了。没有餐厅,没有空调和空气循环系统,影响战斗力的表现。
不可否认,这四点确实存在,但客观的现实是,中国此前没有大型水面舰艇的设计经验,在船舶运营、损伤控制、生活水平等方面都是空白。而且,它以前从未进行过远洋航行任务,也没有充分考虑到长期远洋作业的各种需求和细节。所以最终出现了这些情况。不过,051一直在尝试在后续服役中做出一定的改进,并将经验应用到后续的新舰设计中。特别是第 4 条是关于船上生活条件的。下面以一个“双改工程”来介绍051在生活水平方面的提升。因此,不得不说,在技术和工业条件下,051的诞生是一个不小的成就。所谓的“百年海军”,可以说是在051诞生期间成长起来的。
051型厨房
051型最初设计为没有餐厅而是在甲板上用餐
上层建筑
与在高山环境下使用的原苏联56型相比,051型的设计显然考虑到了我海军实际舰艇作战和作战区域的影响。桥前端的甲板舱已加长。一方面是为舰上的指挥控制和通讯设备争取更多空间,另一方面更适合南海炎热的气候。航海桥除了主桥外,和56型一样,都是露天的。航海桥配备完善的导航控制、通信和导航。后烟囱前部的甲板室设有备用桥梁和驾驶室。备用桥也是露天的,还配备了完整的导航控制,通讯和导航。当主桥损坏或通讯和控制设备损坏时,仍能保持一定的控制和指挥能力。051G1/G2 采用全封闭桥接设计。
105“济南”舰关注红框内露天航桥
166“珠海”舰,舰桥已关闭,安装了大量电子设备
力量
整个051的动力系统,其实就是复刻56型驱逐舰的原动力。其中最核心的就是453型汽轮机,它是仿照遗留下来的TB-8型汽轮机。1974年12月24日,海军军品定型委员会最终批准试制定型453型汽轮机,单机功率36000马力,双机总功率72000马力。1970年至1980年,哈尔滨汽轮机厂共生产453型汽轮机26台,全部装备051型导弹驱逐舰。
再来说说锅炉的问题。56式装备的KBT-76燃油锅炉也进行了国产化,但存在一个问题:56式动力系统设计中主锅炉风道风阻过大,两个涡轮风扇安装在不同的位置。太近,使四台锅炉的供风能力不足,锅炉的20个燃料喷嘴不能全部燃烧,达不到额定功率,产生大量黑烟。051是56动力系统的翻版,因此105“济南”舰在试航时的最大试航航速为36.5节,低于设计最大航速航速38节,106“西安”舰也现身。有同样的问题。随后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改进,重建了风道的风阻模型,修改了两台涡轮鼓风机的相对位置,增加了涡轮鼓风机的风扇面积,在出风口处增加了挡板,增加了出料口采用挤压管,提高喷油装置的压力,最终解决了锅炉充分燃烧的问题。此外,锅炉水蒸馏制造设备也进行了改进,包括改造一、二级喷嘴和扩压器,增加抽真空能力,改造凝结水泵排放弹簧筏板门,在加热管组周围增加挡板减少内部体积盐。改进后,锅炉水蒸馏装置的产水能力由23-30吨/日夜提高到46-50吨/日/夜。106“西安”经过以上改造,锅炉试车达到满功率,改造成功。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汽轮机技术的最初起源是TB-8型。36000马力的453型是从TB-8复制而来,装备在051型导弹驱逐舰上。在453的基础上,47000马力的453B型在051B上开发装备。051C型导弹驱逐舰和002型航空母舰。
武器系统
051型导弹驱逐舰的初步设计如下:
7721型“海鹰-1”反舰导弹发射器
61式双联25毫米/60倍口径高射炮
76式双联130mm/58口径主炮
12联装250mm FQF-2500反潜火箭炮
在随后的改进中,陆续出现了以下武器:
“海鹰-1A”反舰导弹
76式双联37毫米高射炮
响尾蛇短程防空导弹
电子系统
051型装备了很多中国研制的新型电子设备。虽然整体表现确实落后于世界整体水平,但其中相当一部分对中国来说是开创性的。最初设计
由于早期的051型高射炮自动化程度低,没有相应的火控雷达进行射击制导。在随后的改进中,电子系统和装备是重中之重,所以后来出现了很多型号,还引入了战斗系统:
580工程
上面我们也提到,051立志打造的一个重要事件是“东风五号”洲际导弹试射和观测导航任务,即“718系统工程”和“580任务”。为保障“580使命”的顺利实施,除051作为预警护航任务外,海军还研制了增强指挥能力的051Z型导弹驱逐舰和905型油水补给舰以051为基础,保障海上编队的补给。
905型油水补给舰X615改名为“鄱阳湖”
905型油水补给船X950将在任务结束后退役
与常规的 051 相比,051Z 具有修改后的上层建筑和一些内部客舱。首先是在电报室增加了广播电台,以接收更多组的电报。其次,安装多路超短波等各种通信设备。此外,上层建筑中的指挥所由原来的露天式改为封闭式,指挥员在封闭式舰桥指挥(这意义重大,为海军全封闭式设计提供技术经验)未来的船舶)。为了保证更多的技术人员和指挥员能够登船,舰上增设了指挥舱和人员住宿。改装后051Z的排量比051大100吨左右。1977年4月,051Z首舰132“合肥”在上海中华造船厂开工建造,1978年11月下水,1980年3月交付东海舰队,从开工到交付历时35个月。交付后仅2个月,132舰就前往南太平洋执行“58任务”。所以实际上,051的设计和建造进度与整个“580任务”高度契合。
132“合肥”舰
132“合肥”舰
从1980年4月28日起,参加“580任务”的580-1、580-2和580-3三个特种混合编队先后从舟山启航。051型和051Z型共5艘舰艇参加任务,分别分配到580-2和580-3编队。580-2编队由131艘“南京”舰、132艘“合肥”舰和162艘“南宁”舰组成,其中132艘“合肥”舰为第1护航编队的指挥舰。580-3编队由107艘“银川”舰、106艘“西安”舰和108艘“西宁”舰组成,其中107艘“银川”舰为第二护航编队指挥舰。
至少2艘051型驱逐舰参与580任务的照片中确认
1980年5月18日10时,酒泉航天发射中心发射了“东风五号”洲际弹道导弹(当时称为运载火箭),目标位置在斐济西北约700公里以南7°0纬度和东经 171°33'(半径 70 海里)。导弹按预定轨迹飞行,重新进入大气层后,被132“合肥”舰成功俘获,以28节的高速航行至数据舱。由于此次试射的重要性,不少国家的舰艇和飞机在海域进行侦察监测,甚至试图抢夺数据舱获取核心数据。澳大利亚GT203训练船与新西兰“Monoway”号 打捞船在试验区外被第2护航组106、108号舰挡住,没有进入试验区。澳大利亚D11“吸血鬼”驱逐舰试图闯入核心区中国驱逐舰内部照片,被第1护卫舰群第131舰警告。因此,051型驱逐舰虽然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没有承担核心测控任务,但在数据保护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否则,一旦数据被西方国家打捞,20年的心血将付诸东流。数据舱最终被J506远洋打捞救生艇派出的172架“超级大黄蜂”直升机成功打捞。驱逐舰试图闯入核心区,被第1护卫舰群第131舰警告。因此,051型驱逐舰虽然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没有承担核心测控任务,但在数据保护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否则,一旦数据被西方国家打捞,20年的心血将付诸东流。数据舱最终被J506远洋打捞救生艇派出的172架“超级大黄蜂”直升机成功打捞。驱逐舰试图闯入核心区,被第1护卫舰群第131舰警告。因此,051型驱逐舰虽然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没有承担核心测控任务,但在数据保护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否则,一旦数据被西方国家打捞,20年的心血将付诸东流。数据舱最终被J506远洋打捞救生艇派出的172架“超级大黄蜂”直升机成功打捞。
“超级大黄蜂”开始吊装人员打捞数据舱
恢复的数据舱
“远望2号”拍到的P-3反潜侦察机来骚扰
“580任务”是中国海军首次远洋航行。西方国家对中国海上编队的监视和拍照,向世界宣告了中国海军具备远洋能力。虽然051型驱逐舰的生存环境不是很理想,但由于在设计上考虑了远洋航行能力,所有舰艇在整个任务期间都通过了各种测试。依靠补给船,他们完成了23个昼夜往返航行,交付后仅2个月。131艘舰艇在此次任务中的总航程为8,733海里(16,173公里)。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051的设计和建造基本上是成功的。
任务 580 中的海上补给
改装飞行甲板
1960 年代,直升机的发展为海上作战带来了新的思路。直升机速度比舰船快得多,在搜救、侦察、反潜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1970年代,美俄设计的巡洋舰、驱逐舰和护卫舰基本都配备了独立的直升机飞行甲板供直升机起降,部分舰艇还设有机库。此时,中国海军自有直升机的研制相对落后,但得益于1970年代后期从法国引进“超级大黄蜂”和“海豚”两架高性能直升机并获得生产许可证,该项目的运载海军舰艇上的直升机也被采用。提上日程。
原创“超级大黄蜂”直升机
原版法国“黑豹”是升级版
1984年在建的053H1型5号舰544“四平”舰在建造过程中临时改为舰载直升机试验舰。安装的船尾将配备一门79式双联装100毫米主炮和两门61式主炮。拆除了双联37毫米高射炮和1个“上游1”反舰导弹发射器,增加了飞行甲板以携带Z-9舰载直升机。就这样,544舰成为了中国海军历史上第一艘具备直升机承载能力的军舰。由于同时加装了反潜鱼雷,544舰升级为标准型反潜护卫舰,也是人民海军第一艘具备现代反潜能力的反潜舰。
544“四平”舰,注意船尾飞行甲板和机库
在544舰改造的同时,驱逐舰飞行甲板的更换方案也同时发布。1986年8月,105“济南”舰进行正常的中期维修作业,并以此为契机进行了舰载直升机的改造。整个工程的具体方案是在船尾拆除1门76式双130毫米主炮、1门66式双57毫米副炮和4座64式深弹发射器。拆除后增加甲板,设置25米*12.8m直升机飞行甲板和117m*10.5m*5.5m双直升机机库,飞行甲板配备法式“鱼叉”直升机辅助着陆系统。同时,航空指挥、通信导航等设施,增加了维修、燃料储存和弹药储存以及航空人员住宅。改造后可搭载2架Z-9舰载直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