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珍珠与刺激”网站8月29日文章,原题:堪培拉充当了美国针对中国的老式尖矛当新兴国家中国受到打压并被嘲笑为软弱、循规蹈矩的时候,似乎人人都相安无事。(彼时)华盛顿仍是地区老大,澳大利亚充当其副手。大家都可以继续掠夺资源,顺便赚点钱。但然后,成见开始受到挑战:“黄种人”拒绝(继续)保持沉默,盎格鲁-撒克逊国家开始担心了。
(西方于是)给中国贴上非法侵略者、违法者、违反惯例者的标签,表现出的文化顽固令人震惊。按照此类逻辑,如果一个(西方)国家——比如澳大利亚——声称已确定某个虚构的标准是“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其他国家就必须遵守。
这种观点把中国看成一种杂乱的甜点,可以视而不见,或只是(西方)投机的对象。无论是恐惧、居高临下还是乐观,澳大利亚政府多年来的(对华)态度发生大幅转变。惠特拉姆任总理时期的澳大利亚在1972年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如詹姆斯·柯兰所说,此举给国家带来“一种欣喜和解放的感觉:澳大利亚可以制定一项新的外交政策,不必看着其强大的大国朋友的眼色行事。”这种做法在某种程度上一直维持到特恩布尔政府的最初阶段。最重要的是双边贸易,而贸易就体现在两国于2015年12月20日生效的《中澳自由贸易协定》。
(但如今)刀已出鞘,鞘被抛弃,两国之间清醒的交易与平衡的接触消失不见了。以往的对华经济路线,如今在《澳大利亚人报》这样的战争贩子那里受到抨击。战略分析家们现在研究中国的行动时往往受到情绪的支配。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罗利·麦德卡夫就是其中之一。他对澳大利亚与北约成员的接触兴奋不已。在他看来,中国、俄罗斯是规则的破坏者和颠覆者,以为莫斯科-北京的关系将把世界染成共产主义红色——但当初惠特拉姆和他的华盛顿同行尼克松总统却有不同看法。
新加坡前外交官和外交政策知识分子马凯硕批评了此类逻辑。他写道:“澳大利亚在21世纪的战略困境很简单:是选择成为亚洲世纪东西方之间的桥梁,还是充当西方力量投射到亚洲的矛头。”
澳大利亚的目光依然偏离历史的发动机。最顽固特征就是拒绝承认西方的主导地位正在结束。远离西方的地缘政治转变的特点之一是购买力平价等变化,如今北京的钱包变得越来越厚重。中国还在贸易领域大展身手:2000年全球80%以上的国家与美国的贸易往来多于与中国的贸易往来;到了2020年,平衡已翻转,近70%国家与中国的贸易往来更多。现实更加微妙,澳大利亚外交却充满无知。粗暴和无条件地跟随美国“参战”仍在澳占据主导地位。堪培拉没有成为东方和西方之间的包容桥梁,而是充当了西方力量的老式尖矛。(作者比诺伊·坎普马克,陈俊安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