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锋枪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壕中崛起,主要目的是加强士兵的近战作战能力。但是,冲锋枪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还很不成熟,各国都进行了相关实验。真正成功的寥寥无几,但德国设计生产的MP18是一把不错的冲锋枪,德国士兵称其为“子弹头洒水器”。
MP18冲锋枪
这把枪的设计较早。它始于 1914 年 9 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它在马恩河战役中投入使用。此时,对方手中还拿着一挺大桶的重机枪。 MP18还是很值钱的。该枪发射用于 Luger 手枪的 9 毫米 Parabellum 手枪。作为早期的冲锋枪,该枪保留了许多原创设计,如步枪式握把结构等。
在设计之初,军方坚持使用倾斜插入的蜗牛形鼓,可容纳32发子弹。这样做的原因是与 Luger 手枪很常见。也比较方便。但是这种结构会带来供弹不畅的问题,容易出现故障,而且由于弹匣安装在左侧,装好弹鼓后重心向左移动。而且,第一代MP18无法调整射速。一梭子子弹很快就用完了,有时一发子弹就把队友打成筛子。二战期间,日本的MP18设计的百式冲锋枪也存在这个问题。
蜗牛鼓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根据凡尔赛条约的要求,德国被明确禁止使用冲锋枪,但实际上条约并没有执行到最后,相关检查只检查了MP18冲锋枪德国库存中的枪支。在此期间,德国修改了MP18,修改了生产工艺,增加了单发和射速调节功能,蜗牛形弹鼓也改为直弹匣,瞄准器也进行了调整,增加了子弹7.65 和 7.63 口径。
毕竟当时的德国还不敢明目张胆地搞军工。与其他项目一样,德国将 MP18 的生产转移到了偷偷摸摸的瑞士生产。改进后的MP18还是一把很靠谱的冲锋枪,只是当时这把冲锋枪有些说不过去,不敢说卖遍全球,德国自己也不敢装备很多。
MP18冲锋枪
当时,中国正处于军阀战争时期。各个军阀也对这把冲锋枪很感兴趣,但表面上也是禁运的。因此,他们为了在国际上获得武器弹药,主要依靠那些武器走私。通过正规渠道做生意的不多。这符合德国的意图,双方已经悄悄完成了这项业务。
MP18进入中国后,着实震惊了那些军阀。这种新型近战武器的战斗力确实不错,因为枪管的冷却套上有很多圆孔中国仿制的mp28冲锋枪,尤其是枪口处对称的8个圆孔。就像一朵花,所以中国士兵称它为“手持花机枪”。
中国军队装备的MP18冲锋枪
“手工雕刻机枪”是中国第一支大型冲锋枪。那个时候,来自美国的汤姆森还是非常少见的。在中国销售的冲锋枪为7.63mm口径,用于匹配炮弹。普遍的。不仅是他们购买,当时的各个军阀也积极购买装备进行模仿。最成功的是太原阿森纳,抄袭很多。作为洒弹器,这样的子弹消耗量在当时的中国军队是承受不起的,再加上自身枪支数量的限制,基本上各个精锐部队都配备了。
日军发动9月18日事变时,当时我国各军手中的主力冲锋枪是MP18。后来随着其他枪型的出现和战损,MP18逐渐没落。
二战德军携带MP18冲锋枪
不过,在MP18的故乡德国中国仿制的mp28冲锋枪,该枪的发展非常顺利。主要是德国的新步兵战术。连、排用于在机枪周围形成三层火力。中距离当然是步枪。近距离是冲锋枪。由于冲锋枪数量不足,德国大量使用MP18来补充军队。直到二战结束,这把枪仍然可以看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