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发了一条微头条,写到最近在班加罗尔举行的“India-2021”航展上,印度为了推广其最高端的“国产产品”——光辉战机,推出了免费试用驾驶活动期间,现场任何具备专业飞行资格的外国人,只要有兴趣,都可以在印军飞行员的协助下试驾两座光辉战机。
令人尴尬的是,这次免费试玩活动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在善意之下,不仅美国飞行员望而却步,就连凶悍的俄罗斯飞行员也拒绝了试射光辉战机的邀请——我胆大又不傻!
2007年班加罗尔航展,印度飞机坠毁
最后,也只有孟加拉空军参谋长玛修扎给了他一个面子,出去散散步。
据印度媒体自己报道,登陆后,参谋长马绍扎对战机“赞不绝口”。
其实不是因为玛修佐多的勇敢,也是无可奈何的——孟加拉国欠印度巨额外债,每年都依赖印度的低息贷款和源源不断的援助。
p>
可以说,玛修座参谋长也在为国家而战。
结果有些评论批评我,写的太酸了,印度还是不错的,面积世界第七,2019年GDP也跻身世界前五。光辉战机属于非常实用的第三代。机器...
只是,除了印度的GDP增长迅猛,别忘了,在印度空地导弹有什么特点,每年都有大量的牛羊粪便被用作“绿色肥料”,而这个名字“绿色燃料”计入 GDP。
长期以来,国际上对具体国家GDP的统计方法和范围都没有严格的规定。在具体操作上,各国普遍根据本国国情做出决策,具有一定的武断性和主观性。因此,能挤出牛粪的GDP就被视为印度的GDP。身材好看并不代表一切。
当然,印度也出口了一些军用产品,比如自称是自主研发生产的“北极星”直升机,向厄瓜多尔出售了7架。
在接下来的七年里,七颗北极星中有四颗坠毁了。
在训练期间崩溃了。
它还落在了厄瓜多尔国庆阅兵的尽头。
至于光辉战机的性能,最能说明问题的是,就连印军自己也曾抵制过这种高端的“国产产品”。
最终还是顶不住国内舆论的压力和政府的游说。印度空军象征性地购买了几架“光辉”战斗机,主要用于飞行训练和各种阅兵。 .
而且,一向顾全大局、“爱国货”的印度海军,甚至直接对“光荣”说“不”。
他们的解释是,将一架不成熟的单引擎舰载机放在航母上进行海外作业,即使调试到最佳状态,也会给整个航母舰队的安全带来明显的隐患,而且风险太大。难以忍受。
当然,用国货是最光荣的,武器也要自产,但保命还是很重要的。
印度的军费开支一向相当慷慨。单看2019年的数据,已经超过俄罗斯,达到全球第三。
有这么多钱,美国、俄罗斯和欧洲不会对对印度的技术出口施加严格的限制。自主研发不好吗?
从客观上看,印度的工业水平、产业工人的劳动力素质和政府的执行能力,往往让“印度产品”很难“香”起来。
也就是说,印度的基础产业虽然有明显的短板,但应该可以自己完成设备设计开发的运作,关键部件从国外进口。
过去的苏联和中国,现在的伊朗和朝鲜,都在一点点积累军事自主研发能力,然后逐渐走上正轨。
印度不如中国和苏联是可以理解的,但印度不如伊朗和朝鲜是没有道理的。
毕竟印度这个两面俱全的国家,外部环境非常有利,关键零部件甚至设计方案都可以直接从国外获得。
但是,由于产业基础和劳动力素质较差,以及管理和运营方面的不足,不仅生产效率低,而且成本高。
比如网上流行的“印度造不出子弹”,其实就是基于错误信息。毕竟,像塔利班和也门的胡塞武装这样的游击战“反政府组织”可以制造子弹。
印度的子弹生产线
所谓“造不出子弹”,更多的是“不值得自产的成本”。
因为印度军工的“良品率”一直很低,在一堆产品中,只能挑选出少数合格的产品,其余的全部报废。
这样,即使国内生产的劳动力便宜很多,但整体生产成本甚至比进口的还要高。因此,直接从国外购买更划算。这样一来,印度常年进口子弹,难免会被贴上“造不出子弹”的标签。
只是那些口径不同的枪械,有北约标准,有苏联标准,五花八门。
要说这个最难受,就是印军的后勤保障部门了。
小如子弹,大如战斗机。
本世纪初,印度与俄罗斯签订了生产Su-30MKI的合同。印度在合同中特别强调,除了在印度自行组装外,飞机零部件必须进口自产混用,力争在此过程中不断提高国产化率,充分利用印度的廉价劳动力和当地优势。
没想到,这个美好的愿望在随后的实施过程中彻底改变了——“印度制造”的程度越深,价格就越高。
原装进口苏30仅需4000万美元,而印度自己生产的成本为6000万美元。随着国产化率的提高,估计达到80%的时候,一架Su-30MKI可能已经涨到了8500万美元,和F-35作为五代机的价格差不多。
Su-30MKI 装备印度空军
问题首先在于印度引以为豪的“人力资源优势”。
人口众多,物价低廉,与能够创造价值的“人力资源”并不完全相同。光量大,质量跟不上,是应有的负担。
军工虽然是流水线作业,但也不是简单的材料和劳动力的积累。
印度主要廉价劳动力主要集中在文化程度低、生产技术低、自控能力低的“三低”群体。真正适合工业化经营的产业工人并不多。
因此,这种“印度制造”不仅没有享受到所谓的“人口红利”,还存在“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与子弹“两难”类似,自产战机各部件的加工精度差强人意,“良率”很低。在成堆的次品中,只有少数优质的可以挑选出来,其余的大多是边角料。这种生产模式会不会太贵?
此外,即使安装了精挑细选的好零件,也经常出现故障。因此,这些战机不仅服役后的正常率只有55%,而且还经常因故障而坠毁。故障发生后,很多维修工作无法自行处理。印度斯坦航空不得不时不时邀请苏霍伊专家到场,成本增加。
请注意,印度斯坦航空公司是一家历史悠久的航空制造公司,其历史可以追溯到 1941 年二战期间。
但是,它是一家老式航空公司。 1999年至2004年5年间,组装2架“米格21”,大修8架,其中8架坠毁;大修4部《幻影2000》,全部崩溃; 3架“米格27”组装完成,3架大修,4架坠毁; 3架“米格29”大修,全部坠毁。
有个笑话,印度斯坦航空公司的高级技师修了一架飞机,拆了一堆螺丝,修好后还有一堆……
这一段虽然比较夸张空地导弹有什么特点,但说到现实,还是有点生活的。
类似于印度生产的“阿琼”主战坦克,故障率高得吓人,维修率低得惊人。
此外,印度也存在体制问题。
从历史上看,外国武器采购也是印度高层利益集团赚钱的常用方式。
像美国这样一个非常成熟的军工国家,把军民融合做得很好,发展了自己的军备,不仅能收回成本,还能顺便发财。印度缺乏类似的体制机制,官僚机构不仅效率低下而且腐败,自主研发的道路并不平坦。自己的研发系统,哪里能赚钱?至于是否适合军用,交易是否划算,那是你的事,不要打扰君子赚钱。
此外,该项目的任何项目都必须在议会以“马拉松”的方式进行讨论和投票。可能这届政府的任期快结束了,下一届政府可能还要再研究一下。
这就是印度所谓的“拖延症”。
印度议会辩论现场,坐在第一排大方地打瞌睡
另外,今年人民党执政,明年可能会更换代表大会。就算冒着得罪某方的风险,费尽心思,这又是谁的成就?无法保证下一届政府会继续支持该项目。
众所周知,几十年来,军工以磨利剑而闻名。有些设备可能需要二十到三十年才能建造和完善。对于号称面临实时“外部威胁”的印度来说,这显然是等待的问题。不够。
此外,印度的地理环境和良好的外交手段使其在世界上拥有两面性。与美国、俄罗斯和欧洲没有太大的冲突。自古以来,都没有被视为强国。感觉很安心。
显然,就算是所谓的“猴子版”军备,也不是任何一个国家想买就买的。
而且,美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并不太担心印度会解散其技术。
现在看来,印度磕磕绊绊和成功的主要产品是《烈火5》。
“烈火5”在2019年印度国庆阅兵
虽然性能落后国际主流半个世纪,但庞大、笨重、准备时间长、火力不足的“烈火5”仍被强行称为“洲际弹道导弹”印度。
凭借这架“烈火5”,印度成为了世界上少数能够生产和发射洲际导弹、发射卫星、建造飞机、装甲、战舰甚至航母(当然所谓的“自产”多是“联合研发”),也有原子弹的国家。不说什么成绩、不合格率等等,至少分类都收集了。
不过,这不应该是属于一个超过十亿人口,近三百万平方公里的大国,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