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二战中的苏军,很多二战史迷都会想到苏军的战略指导思想——大规模纵深作战理论。对于德国闪电战来说,大深度作战理论是他们的噩梦。尽管德军利用闪电战横扫欧洲,但苏军在苏德战争初期损失惨重。然而,在苏德战争后期的一系列反击中,苏军利用大规模纵深作战的理论,将擅长打闪电战的德军打得落花流水。 . 1945年4月30日,苏联红军在德国国会大厦屋顶插上胜利的红旗,苏军以博大精深的战斗理论彻底粉碎了希特勒称霸世界的梦想。
那么,什么是大纵深作战理论,为什么苏军要用大纵深作战理论,这样德军就一定会吃亏?
上图_苏军在柏林的国会大厦顶上插上了胜利的红旗
什么是大纵深作战理论?
大纵深作战理论是在苏联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苏俄国内革命战争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产生适应1930年代和1940年代机械化战争的军事思想。大纵深作战理论强调攻击和追击,同时兼顾反击。
在大纵深作战理论建立初期,苏联军事战略家认为,如果战争爆发,苏军可以实施一系列连续的战役来消灭敌人。连续战役的本质是指挥官在指挥当前战役的过程中考虑下一个战役,防止补给中断和运输堵塞。在不给敌人任何喘息时间的情况下实现战斗行动的连续性。根据这一理论,苏联红军前线作为一个独立的作战单位,由指挥部分配了相对独立的作战任务。
苏联阵线的战区宽 300 至 400 公里,深 200 公里。但随着T34坦克、IS2坦克、La-5战机、Il-10攻击机、图2轰炸机、ISU系列自行火炮等苏军新武器的使用,这支前线部队的作战广度和深度已经不适合二战后期的苏联了。前线部队大规模进攻战术。苏军立即根据战场实际需要,调整了大规模纵深作战的理论。
Above_苏联卫国战争中的苏联士兵
卫国战争时期,苏军战斗兵团(以军或前线为单位)摒弃了老苏军老套的大规模纵深作战思维(战前突击大队、围堵大队) ,预备役)和火力组),并采用了新的兵力编排思路——战役第一梯队、战役第二梯队、战役第三梯队和预备队。
进攻战开始后,苏军炮兵和航空兵将向战役第一梯队的进攻方向发动火力攻击,扫清进攻障碍。随后,火炮和航空火力将伴随苏军坦克和陆军(前线)部队向敌纵深发起进攻。苏联的炮兵和航空兵将为苏联坦克和军队(前线)的攻击提供源源不断的火力支援。
简单来说,苏军坦克打到哪里,苏军攻击机、前线轰炸机、战斗机就配合坦克轰炸。在苏军坦克攻击德军距离点之前,苏军攻击机和前线轰炸机在战机护航下轰炸德军据点,帮助苏军坦克打开进攻之路。这种覆盖战斗全过程的火力支援,类似于德国的闪电战。
Above_Blitz 和大纵深战术
每次进攻战前,苏军指挥官都会考虑德军的战役意图、军队的防御性质和作战方案,根据自己部队的配置和地形选择合理的进攻方向。按照苏军大纵深作战理论的思路,一旦开战,苏军将集中50%到80%的步兵、近70%的炮兵、80%的兵力进行突破面积占前军战区总宽度的7%至12%。上述坦克兵和航空兵出击,每公里战线装备火炮200余门,坦克和自行火炮75余门。
战斗一开始,苏军步兵军在炮兵和航空火力的配合下希特勒拖打俄罗斯作战图,完成了对德军第一道防线的突破,前线军(集团军)的坦克军(坦克军)立即进入并与苏军步兵部队合作完成了对德军的战斗。德军第二道防线的战术突破。战术突破完成后,苏军坦克机械化快速作战群可以在航空兵力量的配合下,完成对德军的战斗突破,向广阔的战深发起猛攻。实战中,为加快部队推进,苏军坦克军第一梯队坦克旅将直接参与德军第二道防线的突破。
大纵深作战理论和德军闪电战的优势在于德军后勤补给能力差。虽然它的闪电战理论上可以实现对敌的战斗突破,但只要德军的后勤跟不上,其坦克兵团的战斗突破将是不可能的。难以实现。但苏军在战争后期有充足的后勤保障,苏军坦克部队可以在后勤保障充足(包括燃料保障)的前提下,完成对德军更大范围的纵深突破。
上图_德军坦克纵队在波兰战场推进
为什么苏军的大纵深作战理论战胜了德军?
那么,为什么苏联军队的纵深作战理论在二战后期赢得了德军?
首先,苏军的大规模纵深作战理论实现了对德军的连续攻击,不给德军任何喘息的机会。
这可以在苏联十大进攻的白俄罗斯战役中找到。
白俄罗斯战役是苏联卫国战争中规模最大的战略进攻战役。苏军的目的是摧毁德国中央集团军群,收复白俄罗斯。当时驻守在白俄罗斯方向的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由整个中央集团军群、北方集团军第16集团军的一部分和第4坦克集团军的一部分组成,共63个师和3个旅,120万人,9500门火炮。门,900 辆坦克,1350 架飞机。
为了消灭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的120万大军,苏军进入波罗的海第一方面军、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波兰人民第一方面军军队。苏波联军投入4个方面军希特勒拖打俄罗斯作战图,19个联合集团军,2个坦克集团军,共166个师,12个坦克集团军和1个机械化集团军,总兵力140万,坦克自行火炮5200门,火炮3.1万门。 , 5000 架飞机参战。
上图_二战苏联坦克部队
1944 年 6 月 23 日,苏军波罗的海第 1 方面军和白俄罗斯第 3 方面军并肩作战,发动攻势。 27日,苏军在维捷布斯克歼灭了五个德军师。 7 月 1 日,白俄罗斯第 3 方面军的一部分解放了鲍里索夫市,切断了两支德国军队之间的联系。莫吉廖夫在第聂伯河突破德军防线后被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解放。罗科索夫斯基指挥的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在博布鲁伊斯克地区歼灭了六个德军师。 7 月 3 日,苏军解放了明斯克。
在航空和炮兵全天候火力的配合下,苏军各作战集团军和坦克兵连续突击,每天推进20~25公里,10天达到280公里,解放了白俄罗斯大部分地区。由于苏军的攻势是连续进攻,四线相互配合,不给德军任何喘息的机会。德军前线有400公里宽的战斗间隙。就算德军残部堵住了缺口,也无济于事。
Above_白俄罗斯战役发生在 1944 年 6 月 23 日至 8 月 29 日
1944年7月5日,苏军发动了白俄罗斯战役的第二阶段。苏军四个方面军继续进攻,连续发动五次大规模进攻行动(希奥利艾、维尔纽斯、考纳斯、比亚韦斯托克、卢布林-布列斯特)。战斗),严重破坏了德国南乌克兰集团军群、中央集团军群和北方集团军群,以及德国北乌克兰集团军群后面新建的军。第二阶段作战,苏军连续行军260至400公里,开启了1000公里宽的战深。苏联空军出动飞机15.3万架次,有效配合地面部队的行动。 8月25日,白俄罗斯战役圆满结束。苏军击落德军飞机2000余架,歼敌54万,歼灭德军17个师3个旅。
从白俄罗斯战役的过程中可以看出,苏军以坦克、步兵、火炮和航空兵组成的重型攻击群不断进攻和作战,根本不给德军任何喘息的机会,而且还开德军防线,被德军重装集团军包围,全军覆没。这在战术上与德国对波兰的闪电战相同。面对苏军的进攻,德军只能被动挨打,被动地拼命防守,没有任何还手的机会。白俄罗斯战役表明,苏军的纵深作战理论在实战中达到了完善的程度。
上图_二战入侵波兰的德军
其次,美英空军在西线的战略轰炸严重消耗了德国的战争潜力,而东线的德军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后勤保障,导致德军战斗力下降。严重下降。但是,苏军能够从后方获得及时有效的后勤补给。
从1943年到1944年,美英空军对德国的战略轰炸全面升级。在美英连续轰炸下,德国工业遭受重创。仅汉堡市区就有10万人被盟军杀害,5000多家工厂被毁。德国工人在清洁街道时生产零件。即使德国工人制造了前线急需的零件,由于他们的通讯线路被盟军炸毁,这些零件堆积在后方仓库,无法进一步加工成成品重型武器运往前线线及时补充前线的战斗伤害。由于英美轰炸,德国在 1944 年生产了 12,000 辆坦克和自行火炮以及 25,000 架飞机。
在苏联方面,1943年时期的战时工业得到了充分的刺激。到 1944 年,苏联可以制造 24,000 辆坦克和 35,000 架飞机。它的坦克产量是德国的整整一倍,飞机产量比德国多10000架。后勤保障跟上,苏联随时可以补充前线的战斗损失。
上图_德军装甲战斗群
第三,当苏军发动大规模战役和攻势时,苏方往往以游击队作为内部回应,配合正规部队牵制德军。在白俄罗斯战役爆发前,苏军指挥部已经赋予游击队扰乱德军后方、阻止德军预备队到达前线、为苏军提供侦察德国情报的任务。事实证明,游击队的战斗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苏军解放家乡后,不少游击队员也当场加入红军正规军,壮大苏军实力。
大纵深作战理论是苏联军事思想的结晶,每一位参加过苏联卫国战争的老兵都是真正的英雄,值得世界人民永远铭记。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