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家贤,安徽省怀宁县人,中共党员,全国劳模。 1945年抗战胜利后,邓家宪毕业于西南联大,在昆明加入共产党外围组织“民青”中国原子弹试验成功法国总理,投身民主斗争,反对国民党的卖国独裁。次年,他回到北京,被聘为北京大学物理系助教,并在学生运动中担任北京大学教职工联合会主席。怀着学习更多技能建设新中国的雄心,他于1947年赴美考研,次年秋天考入印第安纳州普渡大学研究生院。由于学习成绩优异,他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完成了全部学分,并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此时的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
1950年8月,邓家贤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9天后,拒绝了同校师友的留校,毅然决定回国。同年10月,邓家贤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此后8年中国原子弹试验成功法国总理,他从事中国原子核理论研究,担任原子弹理论设计负责人,解决了中国原子弹试验成败的关键问题。数学家华罗庚后来说,这是“世界数学问题的巅峰之作”的结果。邓家贤不仅在秘密科研院所打拼,还经常去沙石散落的戈壁试验场。 1964年10月,中国成功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他终于签署了设计方案。他还带领研究人员在测试后迅速对爆炸现场进行采样,以确认效果。他和于敏等人投入了氢弹的研究。按照“邓宇计划”,氢弹终于造出来,在原子弹爆炸两年零八个月后试验成功。与法国 8 年、美国 7 年、苏联 4 年相比,这是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1979年,邓家贤任核武器研究所所长。 1984年,他指挥中国第二代新型核武器在沙漠深处试验成功。第二年,他的癌症已经扩散到无法修复的地步,他在国庆节的要求是去天安门广场。 1986年7月16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鹏到医院为他颁发了全国5月1日劳动奖章。 1986年7月29日,邓家贤病逝。 (新华社北京,2005年5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