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问:清朝将领所用的棉甲,防御力如何?清军的棉甲,并不是想象中的一层棉布和几根钉子。这是一种复合装甲,棉质装甲内衬铁皮。棉甲里面,也有铁甲,或者链甲,或者皮甲,最强的甚至是三层甲。
紫禁城内收藏的清军护卫盔甲,是内衬钢板的棉甲。它非常坚固,完全是重型装甲。其实清代的棉甲应该叫棉铁甲。一件棉铁复合装甲的衣领重约35到40磅,穿起来不是很方便。
与欧洲是佣兵制相比,为了更好的保证安全,必须选择最好的武器装备,然后量产板甲才会流行起来。清军是世袭军,武器装备由国家统一分配,棉制盔甲制造成本低廉,无需量度,因此流行起来。
另外,全套铁甲也不适合我国南部。多雨潮湿欧洲最早装备军队的火枪图片,铁甲很容易生锈。而且步兵穿着重甲在山川水田里行进很困难,只能乘船。尤其是乾隆以后,大口径土耳其火绳枪更是从准噶尔汗国手中获得。
这种火绳枪可以轻松穿透重型装甲。于是,到了乾隆年间,棉铁铠甲逐渐被淘汰。战场上,准廓尔喀人都是土耳其大口径火绳枪,而缅甸和廓尔喀人都是进口的西方燧发枪。棉铁甲的作用很有限,挡不住,而且还影响机动性。
最后,清军的棉铁甲变成了纯棉甲,其实就是棉袄,冬天御寒,一般只用于检阅部队。纯棉盔甲基本没有防御,只能编辑。
这样也可以节省一些军费。据《清朝(乾隆)卷八百九十三直省兵兵器》记载,棉甲1副,银2两,铁1副。头盔1.5两,铠甲材银1副3.3两。腰刀0.92两、霰弹枪1把1.23两、矛1、0.1两、弓1两、箭1个4分银。
尤其是乾隆年间,清军在山西的霰弹枪手和弓箭手已经达到了40%和60%。广东,60%霰弹枪,20%弓箭手欧洲最早装备军队的火枪图片,10%火炮。云南、贵州的比例与广东相同。在福建,60%的霰弹枪手、30%的弓箭手、5%的炮兵……清军战斗兵少,基本放弃肉搏战,仅靠枪械和弓箭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