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奥运会已经闭幕,在此之后,相关比赛场馆如何运营,运营中能否实现收支平衡?这一问题不但是当下日本社会关注的,也是各个奥运会举办城市都会面临的课题。东京奥运会场馆今后将如何运营?
记者来到东京奥林匹克体育场,奥运会在这里刚刚落下了帷幕。现在主体育场周边的行人并不多,周边的高速公路入口也处于封闭状态,交通管制会持续到残奥会结束。
东京奥运会的部分场馆,在残奥会期间也将继续使用,主体育场也将举办残奥会的各项田径比赛。
主要由日本中央政府出资兴建的这座主体育场,造价1569亿日元、约合人民币93亿元,预计今后的年均运营维护费用折合人民币将达到1.4亿元。
日本政府此前曾经决定把里面的跑道全部改成观众席,变身为球类比赛的专用场馆,容纳人数可以从目前的68000人增加到大约8万人。但之后又考虑保留跑道、便于举办田径比赛。
究竟采用哪种方案目前还没有定论,这两个方案,一个是人数更多,另一个是可举办的比赛项目更多,如何取舍?显然也要对收支状况进行测算。
除了主体育场之外,东京奥运会还有6座新建的永久性场馆。根据东京都政府公布的信息,这6座场馆今后将用于举办比赛和演出等文化活动,并作为体育健身设施开放给普通市民使用,另外还考虑出售场馆的冠名权,争取实现收支平衡甚至产生盈余。
日本曾经多次举办国际赛事,在场馆的后续运营方面积累了比较多的经验。在以往有许多有意思的案例,比如本届奥运会足球比赛场馆之一的横滨国际综合竞技场,可以把整个足球场租下来举行婚礼,3个小时的租金最低只要人民币5900元。
另外,每个月还会定期举办跳蚤市场,虽然每次活动的收入并不见得很多,但是“不因钱少而不挣” 。包括赛事以外的各类活动在内,全年使用天数将近300天。
预计东京奥运会的相关场馆,在后期的运营方面也会继续参考以往的各类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