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即日起,无限期暂停国家发展改革委与澳联邦政府相关部门共同牵头的中澳战略经济对话机制下一切活动。”
5月6日,中方宣布的一则重磅消息,可谓给澳大利亚某些政客来了个当头一棒。
而对于长期关注跟踪中澳关系的记者而言,这并不令人意外。
众所周知,经贸在中澳关系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如今,中澳战略经济对话机制下的一切活动不只被“暂停”,而且是 “无限期”。这背后到底因为啥?
(图片来源于国家发改委微信公号)
我们首先可以从国家发改委和外交部的表态中找到线索:
“近期,澳大利亚联邦政府某些人士基于冷战思维和意识形态偏见,推出系列干扰破坏两国正常交流合作的举措。”
“澳方不顾中方严正立场和多次交涉,滥用所谓‘国家安全’理由,对中澳经贸、人文等领域合作项目和既有成果变本加厉进行限制和打压,严重损害中澳两国互信,破坏了正常交流合作的基础,中方不得不作出必要的、正当的反应,澳方必须对此承担所有责任。”
(图片来源于外交部官网)
几个关键词:“变本加厉”“系列干扰破坏两国正常交流合作的举措”“中方不得不作出必要的、正当的反应”。形象点说,就是澳大利亚一些政客如“跳梁小丑”一般,跳得太久、太高了!中方已忍无可忍。
实际上,近年来中澳关系的变化其来有自、有迹可循。
这几年,澳大利亚一些媒体和所谓智库对所谓“中国威胁”的炒作愈演愈烈,其背后就有美国资助的影子。
2017年底,澳政府开始推进所谓“反外国干涉法”。嘴上说不针对中国,一系列举措却都针对中国而来。
2018年,澳大利亚率先对华为下手,禁止华为参与澳5G网络建设。
与此同时,澳方多次打着莫须有的“国家安全”幌子,否决中国企业赴澳投资。这种将正常经贸活动政治化的做法,也影响了中国企业赴澳投资的信心。据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东亚经济研究所研究显示,2020年中国对澳直接投资下降61%至7.83亿美元,创6年来新低。
何止经贸。就疫情问题大搞政治操弄,推动所谓“独立国际审议”;在拿不出任何证据的情况下,诬蔑指责中国对澳大学搞所谓“干预、渗透”;发表煽动对立、渲染战争威胁言论,个别政客甚至为了一己私利与极端组织串通勾连……
给人的印象是,一些澳政客似乎染上了对华恐惧和臆想“偏执症”,逢中必反。
澳方所作所为性质极其恶劣。多次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等场合,就涉疆问题挑头或参与搞针对中国的“共同行动”;高调干涉香港维护国家安全立法问题;为台湾企图挤入世界卫生大会站台说项……屡屡在涉及中方核心利益的问题上踩红线,是可忍,孰不可忍。
让记者印象深刻的是,去年6月,澳安全情报机构以“可能违反”所谓“反外国干涉法”为由,对中国驻澳记者进行突击搜查和盘问,扣押他们的工作电脑和手机,甚至当着几岁孩子的面拿走她的玩具。澳方常常挂在嘴边的“人权”和“新闻自由”呢?
在国际舞台上充当美西方反华势力马前卒——这已经成为许多媒体同行对澳大利亚的主要印象。
近段时间,澳方的反华行动更是紧锣密鼓。就在上个月,澳联邦政府取消了维多利亚州政府同中方签署的“一带一路”合作协议,一时舆论哗然。
正常情况下,澳联邦政府是不能干预地方政府的对外合作项目的。但去年12月,澳国会通过了所谓“外国关系法”。根据该法案,联邦政府可以阻止澳大利亚各州、地方议会、机构等与外国政府达成协议。于是,澳方审查了1000多项协议,最终决定撤销4项,其中同中方签署的协议就有2项。这不是明摆着针对中国来的吗?
“在这种情况下,两国之间进行战略经济对话的基础已经不存在了。”华东师范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主任陈弘说,“无限期暂停”,可以说是中方对目前中澳关系全面评估基础上作出的必要回应。
中澳合作本质上是互利共赢的。中国在澳大利亚对外经贸关系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多年来是澳第一大贸易伙伴、出口市场和进口来源地。但是,在国家间交往中,总有比经贸更重要的事情。
澳大利亚有一句谚语,“盯着太阳就不会被阴影困扰”。中澳关系不是没有过风和日丽。我们真诚期望,澳政府和更多理性客观人士能迎着太阳,放大心胸和格局,看清长远大势,不要再自作聪明,一错再错。
记者:潘洁、成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