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记者 高风】非洲中南部的内陆国赞比亚不少民族素有能歌善舞之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迄今一共承认该国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两项是和当地民族传统舞蹈有关的。韦族的民族传统舞蹈——布迪马舞,就是2020年被纳入“非遗”名录的赞比亚民族传统舞蹈。
韦族主要生活在赞比亚南部省的赞比西河和格温贝河河谷,当地气候湿润,河流纵横,林木茂盛,野兽众多,韦族人的主要生活方式,是养殖水牛,其次则是捕猎、采集和种植,如何“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获得更多的食物,并保护本部落的水牛和其他生活物资不被其他部落和猛兽抢走,就成为全部落、全民族男女老幼必须学会、练熟的一项最基本技能。
传统上,部落里的孩子们是怎样学会这些技能的?这些技能又是如何在平时得到操练,从而精益求精的?
答案就是“布迪马”。
所谓“布迪马”并非仅仅是舞蹈,而是一种古老的“战阵”:中老年男性村民们敲打着大大小小的非洲鼓,吹着声音尖利的牛角笛,妇女们不停旋转着酷似经幢的“转铃”,抖动着手腕和裙摆的各种串珠和其他饰品,使之发出有节奏的响声。在这种热烈的节奏中,部落里的年轻战士和兴奋的男孩子们手执长矛等武器冲在战阵前列,不断扭动胯部、旋转身体,演示着孔武有力的杀敌招数,战阵核心则是最健壮、最精锐的男子汉,他们一手执长矛,一手执枣核状的传统小盾,尽情表演最凶悍、最复杂的战斗招式,并不时用长矛敲击盾牌,应和着鼓与笛的节拍。
舞至酣处,战士们会随着舞步和鼓点,大声呐喊,中老年男性、妇女和儿童们也会各执“趁手家伙”,通常是斧头、木棍,跟上男子汉们的舞步,“布迪马”就此汇成一条举族狂欢的、有节奏的河流,每个人都踩着鼓与笛的节拍,纵情扭动着胯部,旋转着身体。
长老们的鼓笛则是指挥、调整战斗动作和战阵的信号、鼓舞斗志的节拍。战斗到最激烈时刻,村中无论男女老少都要挺身而出,为捍卫部落和自己的生存,与强敌决一死战。一代又一代的韦族人,正是在“布迪马”的节奏中,顽强地存续于赞比亚南部省的丛林大河间。千百年来,无数韦族顽童也正是在这亦战阵亦舞蹈、寓教于乐的“布迪马”舞步里,被部族中的长辈们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地传授了在这里生存、繁衍下去的基本技能。
除了通过教授舞蹈传授战斗、劳动技能,族中长老们还必须将另一种关键技能代代传授下去:制作乐器。
在韦族部落里,乐器不仅是娱乐工具,也是联谊工具和战斗武器,其地位不可谓不重要。如今许多韦族部落已相当开放,“战士们”穿着从集市上买来的二手球衣舞动长矛和盾牌,一些回村的军警、工人也毫不“违和”地穿着制服、工作服起舞,但乐器仍然“原汁原味”:“布迪马”使用的非洲鼓都是自制的,大的要几人抬,小的可以一人挎着抱着。和其他非洲鼓迥异,“布迪马”鼓不论大小,都是矮胖的圆柱形,鼓身四周有许多“毛刺”。当地长老解释称,这样的形制非常便于鼓手携带战鼓随战士冲锋。而牛角笛的吹奏方法则别具一格——不是从尖处,而是从粗的一头吹,因此声音与众不同。当地人介绍,韦族父老相传,牛角笛有特殊的魔力,可以保佑族人大吉大利,因此只能用自己部落养的牛的角来做。
如今征战已不那么频繁,但“布迪马”的鼓笛声仍在韦族部落地区一年四季回荡:婚丧嫁娶、收获、祭祀、欢迎新族人、拥立新酋长,欢迎远道而来的贵宾,举行五花八门的纪念活动……几乎任何一件堪称“大事”的事,都会成为跳一场“布迪马”的理由。正如族中长老们所言,“布迪马”是维系韦族部落凝聚力的最有力手段,是每一个部落成员的骄傲。
对了,“布迪马”虽然是战舞,却并不排外。如果您愿意,可以随时扭动胯部,旋转身体,加入舞团,每个舞者都会很高兴——因为在韦族的传统文化中,这意味着您愿意和他们一起快乐、一起为了捍卫部落和村庄的利益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