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名叫丁真的藏族男孩火了,他身上的纯真、野性赢得很多网友的喜欢。在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南京校区,也有不少少数民族学员,他们怀揣着军旅梦,将迷彩青春演绎出别样风采。
八千里路云和月,只为这身军装
——草原勇士的蜕变史
巴合达吾列提是一名哈萨克族学员,初到军校,他的普通话不太标准。从此,听广播、读报纸、写日记成了他的日常必备。功夫不负有心人,巴合的普通话真正有了点“字正腔圆”的味道。
巴合还想站在更大的舞台上历练自己,于是,他瞄准了“模拟联合国”比赛。为了不让战友们失望,巴合兜里总是揣着一个记得密密麻麻的小本子,一有空闲就拿出来翻一翻,认真请教身边的教员和同学。“小伙子下真功夫了,一定没问题的。”听到教员的鼓励,巴合也渐渐有了信心。正是凭借这股不轻言放弃的倔劲儿,“模联”比赛中巴合大放光彩,并斩获最佳记者、最佳代表等多个奖项。在巴合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同学在模联舞台上崭露头角,个人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巴合参加模拟联合国大会
他说:“哈萨克族人有草原勇士坚毅不屈、刚正不阿的性格,我想把草原勇士的基因装进身披戎装的岁月。毕业后我要回到边疆,守卫我成长的地方,为维护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巴合参加三公里考核
巴合参加训练
愿将满腔热血,洒向雪域高原
——康巴汉子初露锋芒
长相眉清目秀,讲话轻言轻语,这个康巴汉子与高原上粗犷豪放的康巴汉子截然不同,这是很多人对旦增达旦的第一印象。
就是这样一个看似内向的人,去年站到了全军“科普讲解大赛”的舞台。勇于突破自己的背后还有旦增达旦每天刻苦的训练:埋头图书馆搜集资料,挑灯夜战准备讲稿,对着镜子一遍遍模拟讲解。从未遇到的挑战没有难倒这个执拗的康巴汉子,汗水最终浇开了成功的花。一路上,他过关斩将,面对众多强劲对手,他毫不怯场,精彩的演讲赢得场下阵阵掌声。
旦增达旦进行慷慨激昂的演讲
旦增达旦(左一)参加全军科普讲解大赛获奖
在某次三公里测试中,旦增达旦的成绩不合格,不服输的他暗下决心要把三公里从不合格跑成优秀。于是每天跑步加练不断线,两个月的时间里减重35斤,三公里也跑进优秀。大家都很惊讶,纷纷感慨道:“达旦已经完全不是当初那个‘小鲜肉’了”!
在军校里,虽然旦增达旦获得了不少荣誉,但很少跟父亲提及,唯有入党的那天晚上,他拨通了父亲的电话自豪地讲:“今后咱们除了能以父子相称,还能以同志相称了。老同志,相信我,我会好好干。”
谈到毕业后的打算,旦增达旦说“即将毕业,我要回到故乡雪域高原,虽然边疆条件较为艰苦,但我想选择热血滚烫的人生。”
旦增达旦在课上和同学交流
像戈壁滩上的胡杨树,默默扎根边防
——胡杨少年的奋斗记
喀哈尔是一名维吾尔族学员,也是队里的体能尖子。但尖子的成长之路并不轻松。
五公里是喀哈尔的长项,第一次测试他就跑出了18分50秒的优秀成绩。但人外有人,喀哈尔在学校遇到一位劲敌。不服输的喀哈尔为了提高成绩,除了进行统一组织的体能训练,每天一有空闲时间就给自己加练,到操场冲圈、蛙跳,风雨无阻。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学院首届军事体育运动会上,他突破重围晋级决赛,并取得了16分59秒的优异成绩。
曾经有位教员问过喀哈尔“你为什么选择当兵?”他动情地说:“小时候,我就生活在戈壁滩周边,那里唯一生长的植物就是胡杨。我的家乡每年都会有沙尘暴,而有胡杨林的地方总能抵挡大部分的风沙肆虐。我们那边老人们经常说,不要去胡杨林另一侧,去了就回不来。有一天我和伙伴们在戈壁滩踢球的时候,突然我看见一辆又一辆的军车往胡杨林的另一侧——戈壁滩的深处开进。要知道那里是连胡杨都生长不了的地方。回家后我不解地问我达达(爸爸),为什么那些人会去那么危险的地方?达达告诉我那些人像胡杨一样去抵御‘沙尘暴’。也许就是那时候在我心里埋下了一颗胡杨的种子,我想参军,我想成为戈壁滩深处的一抹绿色——迷彩绿!”
喀哈尔在集训队进行夜训
喀哈尔赛前和队员互相鼓励
喀哈尔进行侦察作业
四年的军校时光,巴合、旦增达旦、喀哈尔,还有许许多多少数民族学员用知识不断武装头脑,用努力和汗水不断强健体魄,用敢于挑战自我、突破自我的“倔脾气”让平凡的生活变得不平凡。面对毕业这个人生的十字路口,他们选择回到家乡成为一名边疆指战员,做一棵倔强的胡杨树,扎根边疆、回报家乡。未来的日子,期待倔强的迷彩绿有更多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