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下山入社区 搬进幸福里(决战脱贫攻坚·一线故事)
核心阅读
易地搬迁,搬得出只是第一步,后续还要稳得住、能致富、生活好。河南在安置点配建公共服务设施,确保搬迁群众配套设施齐全、生活便捷;支持易地搬迁后续产业发展,让搬迁群众能就近就地就业创业;此外,解决好户籍问题,推进社区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设。搬迁群众的日子越来越安稳。
太行山、伏牛山、大别山,覆盖河南50个县(市、区)。“十三五”期间,河南省在“三山”地区建设858个安置点、7.7万套安置房,易地扶贫搬迁25.97万人,提前一年完成搬迁任务。
“易地搬迁,不仅要搬得出,而且要稳得住、能致富、生活好。”河南省副省长武国定说,河南在安置点同步配建公共服务设施,同步解决产业、就业、创业问题,持续做好搬迁“后半篇文章”。
稳得住
落实四靠原则
配建五有设施
“一沟十八岔,岔岔有人家,多则三五户,少则一两家。”这曾是卢氏县山区群众的居住实况。
卢氏县东明镇后河村的刘娟住在深山沟,山高地少,出行不便。父亲母亲都身患疾病,她从小跟爷爷奶奶住土坯房,种7亩地,贫困一直困扰着这个家庭。
“爷奶去世后,17岁担起家庭重任,独自照顾父母。2014年结婚,家庭状况仍没有改观。”说起以前的苦日子,刘娟眼圈一红,掉下眼泪。
卢氏县是河南省面积最大、人口密度最小、平均海拔最高的深山区县,也是河南4个深度贫困县之一。2016年初,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19645户63134人,贫困发生率18.9%。
“县里把易地搬迁作为脱贫的首要之举,搬迁3.3万人,占全省易地扶贫搬迁任务的1/8。”卢氏县委副书记乔建厚说。
群众搬出来,能不能稳得住?卢氏县一面严守搬迁不举债和人均面积不超25平方米的底线,一面吸纳群众意见,落实河南省确定的“靠县城、靠园区、靠乡镇、靠乡村旅游点”的“四靠”原则。对有劳动能力且自愿进城的,靠近县城安置;对不愿外出务工但有就业需求的,靠近产业集聚区安置;对没有离乡意愿或自身条件较差的,靠近乡镇安置;对有意愿从事旅游相关行业的,靠近旅游景区安置。
距离县城4公里,卢氏县建设一个万人安置社区——兴贤里社区,共83栋楼房,一次性安置18个乡镇、268个行政村的2757户11227名贫困户。
刘娟全家5口人,符合搬迁条件,且愿意搬到县城附近,在兴贤里分到125平方米安置房。父母就近就医,享受低保;孩子就近上学,每学期拿到400元餐补。
“就业、就医、上学,全能在家门口解决。”刘娟带领记者走进社区服务中心、扶贫车间、卫生服务站、全日制小学,一边走,一边高兴地介绍,“社区开设大食堂、文体中心、老人照料处,健身、购物、娱乐、养老,日常所需一应俱全。”
兴贤里搬迁社区党工委书记黑华宁介绍,社区设立“党工委+党支部+党小组+党员骨干力量+入党积极分子”和“街道办+居委会+居民组+居民代表+志愿者”双重组织体系,以党建为引领,提供周到服务。
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何雄说,按照“四靠”原则,全省集中安置的人员占比90%以上,500人以上安置点达115个。在大型安置点,同步配建“五个有”公共服务设施,即有社区服务中心、义务教育学校、幼儿园、卫生室、文化场所。累计铺设饮水管道1220公里、电网567公里,硬化道路近1000公里,努力解决群众搬迁后的民生问题。
能致富
支持产业发展
促进就业创业
朱红伟原来住在卢氏县官坡镇火神庙村,从事香菇种植。因为运输困难,一年最多种2000袋,难以脱贫。
搬到兴贤里后,他获得发展良机。在兴贤里附近,卢氏县引入龙头企业,建设2个食用菌生产基地,共554个大棚。企业提供菌棒、技术指导,保价收购。群众种一袋菌棒,净利润1.5元左右。“试种两年,‘公司+农户’的模式省心,利润稳定。”朱红伟说,他用5万元贴息贷款,一口气承包了金海生物有限公司建成的4个香菇大棚。去年种5.3万袋香菇,净利润8万元,“今年,准备提高到10万袋,明年收入翻一番!”
朱红伟不仅自己致富,还带动10多人就业。大棚里,社区居民强飞英正在麻利地摘香菇。她周一到周五到基地打工,周末带娃,每月能挣2000多元。和她一起就近干活儿的搬迁群众,有1500多名。
乔建厚介绍说,卢氏县支持易地搬迁后续产业发展,建成71个扶贫产业基地、8个光伏电站,在安置点周边兴办60多家企业,带动1.13万人就地就近增收。
在卢氏县,不少搬迁群众选择外出务工。县人社、商务部门组织“就业进社区”招聘、“进楼入户”推介,帮群众寻找就业门路。今年前8个月,全县劳动力实现就业15.4万人,其中,县外输出就业7.2万人,同比增长12%;省外就业5.6万人次,同比增长15%。与此同时,开发保安、保洁、转移就业协管员等公益岗位2995个,解决群众就业难题。
“一手抓搬迁住房建设,一手抓搬迁群众脱贫。”河南统筹盘活迁出区和安置点资源,开展产业扶贫“五个1”行动,即在有条件的安置点建设1个村级光伏小电站,因地制宜落实1项产业帮扶措施,引导龙头企业建设1个扶贫车间,有劳动意愿和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至少有1人稳定就业,贫困户有1份集中理财、定期返还的稳定收益,每个搬迁户至少有一项以上脱贫措施。建成并网271个村级光伏电站,统筹各类资源建设281个扶贫车间,全省搬迁群众累计脱贫25.15万人、占比96.8%,剩余人口已于9月底达到脱贫标准。
生活好
改善人居环境
创建文明家庭
从山村搬到社区,贫困户如何融入新生活?
南阳市内乡县七里坪乡思源安置社区的“微菜园”里,一畦畦萝卜惹人喜爱。每畦菜旁边竖着标牌,一行标语令人心暖——“一年菜半年粮,有菜有粮不慌张”。
“这是乡里特意为搬迁群众租的菜地,平均分配给居民。”内乡县搬迁办主任靳义刚说,搬迁群众原来住在山里,自己种菜自己吃。搬到社区后,分到新菜园,参加种菜评比,既保留老家记忆,又逐渐适应城镇生活。
平顶山市鲁山县聚焦住房产权归属问题,按照相关政策,为群众办理安置房不动产登记证。在国家规定免交契税的基础上,政府免收工本费,代付测绘费,由干部全程代办。
兴贤里社区较早解决了搬迁居民的户籍问题。今年4月,卢氏县将社区周边4个行政村划入,成立兴贤里街道办事处,分设3个社区居委会。群众从原户籍迁入,转为城市户籍,累计迁移户口10132人。“有了房,有了户,群众更愿意建设新家园。”黑华宁说。
以搬迁群众入住为契机,河南省开展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倡导社区和庭院环境“净化、绿化、美化”。创建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文明信用户,弘扬良好家风,推进移风易俗。
河南省扶贫开发办公室主任史秉锐说,贫困群众住进了新房,挪出了“穷窝”;通过产业、就业等后续帮扶措施,增加了收入,保障了生计,拔掉了“穷根”,过上了幸福新生活。
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调查显示,71.3%的搬迁户认为搬迁后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非常强”,19.5%认为“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