遁形匿声、隐蔽突击,是特种作战的制胜精髓。特别是在一些特殊军事行动中,拥有一把微声枪械可以大大减小暴露风险,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事实上,微声枪械不仅“嗓门小”,枪口焰、后坐力也大大小于一般枪械,能有效提升射击精度、增强战术灵活性。
然而想要研发一款性能优良的微声枪械,并不是一件容易事。知其声所来,明其声所往,才能有效抑制噪声产生,达到微声效果。
普通枪械噪声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
首先是膛口冲击波。弹丸出膛的瞬间,赋予弹丸强大动能的火药气体紧随其后冲出,冲击波引起周围空气剧烈震动,形成巨大噪声。
其次,超音速的弹丸在飞行过程中,会突破音障产生激波,造成尖锐呼啸声。这与超音速战机在空中呼啸而过产生的轰鸣声原理相同。
还有一部分噪声来源于枪械自身的机械作用。枪机的后坐、复位等一系列机械运动也会产生一定噪声。这种噪声尽管声响不大,但也最不易削弱。
想有效降低枪械噪声,就必须“量体裁衣、对症下药”。
主要的消音方式是加装消音器,它可将骤然喷发的火药气体在枪口处变为“细流”,进而逐渐消减声音。
消声器尽管原理不复杂,但工艺不简单。常见的消音器内紧密排列着许多隔板。隔板材质不同、形状各异,隔板中间留有供弹头通过的通道。火药气体穿行其中,如同“过五关、斩六将”,尽管能够通过,但“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等到火药气体流动至消音器前端排出时,压力已大大下降,噪声也有效降低。
为进一步增强消音效果,许多消音器采用偏心结构,子弹穿过消音器的位置不在其几何中心,而是偏向一侧。这种结构可以制造更长的排气通道,提高降噪效率。
除了隔板,多孔材料也是“噪声克星”。利用孔洞缝隙增大火药燃气膨胀阻力,减缓其膨胀速度,并吸收其能量,也可以达到消音目的。
消音器未必全是制式的。影视剧中,常能看到枪手在枪口套上可乐瓶、用手枪抵着枕头射杀目标的镜头。这些方法自有一定科学道理:可乐瓶起到了简易膨胀腔的作用,枕头里的棉花、羽绒则可起到多孔材料吸能的作用。
金无足赤,尽管消音器优点多多,但并非完美无缺。消音器在消音的同时,会大量吸收火药气体的热量,持续射击后,便会“酷热难耐”,导致其寿命缩减;加装消音器后,还会给枪械增加一定重量,给射手瞄准精度带来一定影响。
另辟蹊径,柳暗花明。从弹入手消声降噪,不失为一种有效选择。因此,无声子弹应运而生。
与普通弹药相比,无声子弹飞行速度慢,普遍低于音速,因此被称为亚音速子弹。该类子弹装药量小、弹头质量大、射程较近、精度一般,然而瑕不掩瑜,在近战夜战特别是对付没有防护的重要目标时,它绝对是斩首擒敌的首选弹药。
而当无声子弹与消音器“双剑合璧”时,不仅能将射击噪声降至最低,还可有效延长消音器使用寿命,可谓珠联璧合。
展望未来,消声武器前景广阔。或许未来战场上,一片寂静之中,战斗便已结束;胜利一方携带着消声武器,轻轻地走了,正如他们悄悄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