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炮兵是战争之神!二战中苏联最著名的火箭炮就是

“炮兵是战神!”苏联领导人斯大林曾在二战期间评论过火炮。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人民解放军深知建设强大的火炮力量的重要性。因此,新中国成立后,军队高度重视炮兵力量建设。目前,解放军火炮的现役火炮口径主要来自苏军和北约军队。前者包括122毫米火炮和152毫米火炮,而后者包括105毫米火炮和155毫米火炮。不过,在火炮装备序列中,也出现了一些替代口径火炮/火箭炮,它们的诞生往往烙上那个时代的烙印。

(博物馆内的A3 6管102毫米火箭筒)

“梨花开遍天下,江面飘柔纱;喀秋莎立于陡岸,歌声如明泉……”《喀秋莎》这首歌相信很多人都听过二战中苏联最著名的火箭炮就是以她的名字命名的。在“建国第一次战役”中,志愿军装备了大量火箭炮,给敌军造成了严重破坏。不过,在装备喀秋莎火箭炮之前解放军现役最大火炮,志愿军还装备了国产自主研发的火箭炮。这种火箭发射器的口径也很独特。就是A3型6管102毫米火箭炮。

(志愿军装备的A3型6管102毫米火箭弹)

1948年,解放军专家钟林在河北建立火箭技术室,立即着手研制A3型6管102毫米火箭炮。开国大典后第三天,该枪在卢沟桥地区试射,受到朱德等高级将领的赞赏。 1950年,A3火箭炮的研制生产加速,由东北第52厂进行量产。到 1953 年,共生产了 240 枚火箭。量产的A3火箭炮在使用427型和488型102毫米火箭弹时解放军现役最大火炮,射程分别为5公里和6.4公里。该炮在云山之战中首次使用,还参加了著名的晋城之战。虽然A3型6管102毫米火箭炮性能不如苏联同类产品,但解决了解放军是否有火箭炮的问题,为后期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著名的63式107毫米火箭炮。

(56式160毫米重型迫击炮蓝图,苏联研制的160毫米重型迫击炮)

此后,志愿军获得大量苏制装备替代“万国牌”,相关武器的国产仿制也开始使解放军的武器装备朝着“标准化”方向发展。在介绍的众多武器装备中,有一种迫击炮即使在今天也不鲜见。这是56式160毫米重型迫击炮。说起迫击炮,想必大家都不陌生。目前,解放军装备的迫击炮基本都是60mm、82mm、100mm和120mm四种口径,外军也是如此。当然,俄军也有240毫米自行迫击炮,这个就不讨论了。除了少数国家和地区的军事装备外,160毫米口径迫击炮非常罕见。

(56式160毫米迫击炮准备发射)

56式160mm迫击炮是仿制苏联M-160 160mm迫击炮,最大射程超过8公里。该炮参加了金门炮战,打击了小金门、大担岛等地区的目标。藏在反坡上的国民党军多处阵地被摧毁。随着解放军火炮装备的不断发展,56式160毫米迫击炮逐渐显现出射速慢、机动性差等缺点,因此该炮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到“两山轮战”时,根据实战需要,退役的56式160毫米迫击炮再次投入战斗。资料显示,一家重型迫击炮连在巴厘河东山前线连续发射40发弹药,对越军造成严重破坏。曾有用一发160mm炮弹杀死40名敌人的记录。抗越战争结束后,56式160毫米迫击炮再次退出解放军现役装备序列。

(83式273mm履带自行火箭炮)

下面描述的武器与文章开头的第一把武器类似,也属于火箭家族。它是解放军远程火箭炮——83式273毫米履带自行火箭炮的鼻祖。在研制273毫米火箭炮之前,解放军已经装备了107毫米、122毫米、130毫米等多种火箭炮。但这些火箭炮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射程比较短,最远不超过20公里。面对这种情况,军方在1960年代开始研制273毫米火箭炮。但由于当时的技术条件有限,火箭炮存在射击精度差、散布大等问题。最重要的是范围不符合标准。加上当时国内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最初的273毫米火箭炮的研制就搁置了。

(83式273毫米履带自行火箭发射火箭的瞬间)

1974年,有关部门再次下达研制273毫米火箭炮的任务。有了之前的研究基础,研究人员对273mm火箭进行了改进。技术升级后,273毫米火箭炮于1982年通过技术鉴定,1983年正式定型为83式273毫米履带自行火箭炮。这种自行火箭炮虽然没有大规模安装,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后来的 300 毫米远程火箭发射器奠定了基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