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选择”——浩瀚天宇树起中国人征战太空的第一座里程碑之路

本报记者齐小英

从“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升空,到第一颗可返回巡天卫星返回;从载人上天的“神舟”飞船,到千里探月的“嫦娥”“玉兔”;从“北斗”系列导航卫星开始运行,交会处将建立空间实验室……

五年追星逐舟,五十年风雨兼程。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中国最早、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航天器测控管理中心,见证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进步的每一个辉煌时刻。一代又一代的航天测控人员用他们的青春和热血、忠诚和智慧,在浩瀚的天空中铺就了巡天之路,树立了一座载入史册的天空丰碑。

“祖国的需要,我的选择”

1967年6月23日,为了完成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测控任务,一支神秘的队伍从巴丹吉林沙漠腹地悄悄东进,跋涉数千几里到秦岭北麓。桥南公社扎根。这是西安卫星测控中心首批创业者。 50张桌子和30把椅子都是他们的家当。机房搭建、天线架设、电缆铺设,一切都是自己做。

建设卫星地面观测系统,没有现成经验可供参考。科技人员白天施工,晚上攻关,粗糙的木桌上摆满了计算图纸。经过近两年半的努力,我国首个人造卫星地面观测系统建设方案诞生并通过论证。随后,编制了“东方红一号”卫星轨道计算、轨道预测、数据处理等全套测控方案。

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该中心准确预测了卫星飞越全球244个城市的时间和位置。里程碑。

个人选择始终与国家的需求密切相关。为了祖国,为了事业,我愿意为所欲为。中心原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继生,在德克萨斯大学空间工程学院就读期间,学院多次邀请他留下工作,但被他婉言谢绝面对国外严格的技术封锁,李继升30余年下定决心,自主突破了大量前沿技术,逐步实现了轨道精度从公里到100米的“三级跳” ,然后到 10 米。

困难重重,危险重重,测控人员始终如一的信念。中心活动测控恢复部常年外出执行任务,素有“现代大篷车队”之称。他们抛下妻儿,终年生活在粗野之中,乘坐专列,开渡轮,住帐篷,南下北上,安家于世。每次我执行一项任务时,可能需要几个月到一年的时间。过年和节假日不能和家人团聚,家人生病不能回家照顾,亲人死了也不能回去做饭……

2013年7月,第二活动站顺利完成神舟十号任务,最终返回部队所在的渭南。通讯队队长张斌已经一年多没有回家了。父母听说儿子在经过家乡的火车上,无论如何都想见见儿子。

火车不会中途停下。于是,张斌和他的父母同意在火车经过路口时,透过窗户看他。经过6个多小时的延误,晚上11点,火车呼啸而至。等了许久的张斌的父母和爱人打开了灯。另一边,张斌的领导和同事在车窗外齐声拼命喊叫。 :“爸爸!妈妈!”

父母和儿子终于见面了。张斌得意地笑了笑,同事们也笑了,但都是泪流满面……

追星追月,赢空间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始终致力于引领国家航天测控技术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心瞄准前沿宇航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着力推动自主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涌现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究成果,在航天测控领域的重大关键技术瓶颈方面取得新突破。

2016年,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丰硕成果:新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长征七号首飞宇航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天宫二号、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圆满成功。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完成了全部发射测控任务,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中心不仅承担卫星发射实时监测与控制任务,还长期管理着我国100多颗在轨卫星的日常遥测监测、轨道控制、故障诊断和维护工作中心研发的多星级管理自动化系统,实现了从日常监控向专业诊断和维护的转变。三年来,中心累计发送指令数千万条,排除了数百颗卫星危险和故障,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卫星“大管家”。

精细化管理让“中国之星”活得更久。 2009年9月9日,中心数十名工作人员为在天空中自由翱翔的“石石6号A/B双星”庆祝5岁生日。 “卫星的健康永远在我们心中。” B星模型负责人李方正感慨地说,卫星进入国内后态度已经严重超差。如果不及时解决,卫星将失去功能。卫星过境只用了10分钟。他迅速对卫星进行了节电检修,组织了卫星“专家会诊”,制定了处理方案。经过几天几夜的奋战,卫星终于恢复了往日的生机。如今,双星已经工作了13年,已经逾期11年。在该中心的精心管理下,目前有一半的卫星已逾期服役。创新运行“前端监控、后端规划处置、事后专业分析一体化”的卫星管理模式。前台值班团队从2010年的每班20人管理50多颗卫星,现在已经优化到每班7人管理100多颗卫星。 .

远程诊断让“中国之星”安全飞行。没有大数据的支持,“地上的人”对“天上的星星”的诊断只能是空中楼阁。为此,中心将打通在轨卫星实时信息空地链路,建设卫星信息数据库作为攻关的重点任务,分三步解决:单颗卫星状态,所有卫星情况集中可视化,卫星大数据快速分析。卫星诊断和维修很难取得《医学资格证书》。 4月初,中心组织开展了北斗二代导航卫星全星健康检查。依托自主研发的分布式数据服务系统,原本需要10个小时的巡检过程,在短短5分钟内完成。自主研发的航天器故障诊断专家系统,解决航天器小故障检测晚、分析慢、定位难等问题。

天地救援让“中国之星”重获新生。 2006年11月,我国一颗耗资数十亿元的遥感卫星突然失灵。数据显示,卫星在太空中快速滚动,恒星上的能量完全消失。只有当太阳照射到太阳能电池板上时,才有几秒钟的信号反馈。卫星研制部和航天测控战线专家进行了紧急会诊。最紧迫的任务是尽快确定卫星的姿态,每隔几秒就抓住卫星的开机时间,并注入控制指令,使卫星停止滚动并转入正常的工作姿态,否则卫星将成为太空垃圾。中心研究员李恒年带领团队经过20多天的分析研究,准确预测了卫星的最大供电时间段。远望勘测船在南半球上空捕获卫星,并注入遥控指令。 69天的太空救援终于赢了。

据统计,中心已成功完成重大科研实验任务300余项,成功抢救重大故障卫星10余颗,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数十亿元。

打造航天测控“国家队”

路漫漫其修远兮。 50年来,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先后实现了“飞天、返地、同步定点、航天器回收、多星管理、深空探测”等多项技术飞跃。 ”,成为我国唯一的实时航天器测控。集航天器长期管理等多项任务于一体的现代航天测控中心,被誉为航天测控领域的“国家队”。

航天测控是“千人一枪”的职业,具有明显的多学科专业交叉、多领域技术融合的特点。近年来,中心不断探索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途径,形成了覆盖各专业、满足科研实验和职能拓展需要的高层次人才梯队。 2017年5月,中央传来好消息:在第九届“国际空间轨道设计大赛”中,2009年成立的我国唯一的航天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参赛队伍来自世界各地的69支队伍。脱颖而出,赢得亚军。中心现有中青年创新科技人才团队30余人。虽在宿舍,却能在天上经纬,引领着“中国之星”在万里高空安全稳定运行。

只有创新者才能进步,但创新者才能强大。 2016年8月16日,“励行一号”卫星随“墨子”号科学实验卫星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力行一号”的轨道高度只有100多公里,是迄今为止轨道高度最低的人造地球卫星,而“墨子号”的轨道高度则有500多公里。 “墨子”号入轨后,“励行一号”要进行一次大范围的轨道转移,进入100公里高度的轨道。轨道低,卫星飞行速度快。对卫星的跟踪和离轨的控制是前所未有的考验。

经过连续两个月的努力,中心科技人员先后完成了“力行一号”多个文件的编写,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实现了过渡性全球飞行全球首个流域,开辟了新的飞行空域,开创了我国空间科学探索的新里程碑。

巡天观千河,在太空中高歌猛进。一场更具挑战性和创造性的太空长征已经开始。追星逐月的“星际牧羊人”更加自信,瞄准世界航天科技前沿,瞄准宇宙更深处,不忘初心,追逐梦想。好吧,让浩瀚的星空因为一颗又一颗的“中国之星”而更加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