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俄光荣级巡洋舰发生火灾致日军击沉防护巡洋舰(图)

据总站报道,当地时间4月14日,俄罗斯国防部宣布,俄罗斯黑海舰队旗舰导弹巡洋舰“莫斯科”号发生火灾,该舰携带的弹药军舰爆炸,严重损坏了这艘船。乌克兰方面称,其从敖德萨方向发射了两枚“海王星”反舰导弹,击中巡洋舰,最新消息显示,“莫斯科”号在拖航过程中已经沉没!

随着荣耀级巡洋舰首舰的沉没,这艘红色甲板巡洋舰似乎代表了苏联最后的余辉。

这让我感叹,幸运的是,作为一名军迷,我在8年前曾经登上过“莫斯科”号姊妹舰“瓦良格”号,看到了这艘巨轮的荣誉,感受了苏联最后的荣耀!

2014年5月18日至27日,中俄海军战舰陈兵在东海某海域举行了名为“Joint Sea-2014”的联合军演。俄罗斯海军太平洋舰队旗舰导弹巡洋舰“瓦良格”号等6艘军舰组成的俄罗斯海军舰队参加了联合军演。

其中,俄罗斯导弹巡洋舰“瓦良格”号和中国旗舰“郑州”导弹驱逐舰于5月26日上午向上海市民开放。我也有幸能够踏上期待已久的导弹巡洋舰”瓦良格”。,一睹旗舰的风采。

“瓦良格”是苏联俄罗斯海军的传统名称。有四艘名为“瓦良格”的战舰。第一艘是日俄战争期间被日本人击沉的受保护巡洋舰;第二艘是1965年下水的肯达级导弹巡洋舰;第三艘是1985年下水的库兹涅佐夫级航母第二艘,也就是现在中国海军的“辽宁”号航母;第四艘是此次来沪的光辉级导弹巡洋舰3号舰。该船原名为“红色乌克兰”。“瓦良格”号航母继承了“瓦良格”号的名称,在“明斯克”号和“新罗西斯克”号航空母舰退役后,作为俄罗斯唯一一艘太平洋方向的巡洋舰或以上航母。

说起《瓦良格》,我和它有很多缘分。

第一次见到“瓦良格”号是在1999年。那年10月,在中俄(苏联)建交50周年之际,导弹巡洋舰“瓦良格”号和制导-导弹驱逐舰“法士特”号访问上海,并在俄罗斯驻上海领事馆附近的海军长江码头停靠。刚来上海读书的同学,还没来得及上船一睹巨轮的风采。他们只能在外白渡桥附近触摸俄罗斯领事馆制作的宣传板,感受红海军的威严。

几年后,走出校园后,我选择了在“瓦良格”曾经驻足的虹口区工作。我似乎在等待下一次会议。

第二次看到“瓦良格”是在2012年4月,当得知中俄“海上联合-2012”军演将举行公开开幕活动时,我兴奋地放下电话,直奔机场。去了青岛,在朋友的帮助下拿到了一张珍贵的参观票。

看着港口里那艘深海灰色“瓦良格”号的巨大影子从一排战舰中突显出来,我的兴奋之情无法抑制。但令我没想到的是,在和人群一起参观了中方“沉阳”号导弹驱逐舰后,突然被告知,因为参观俄罗斯舰的人太多,已经出现了混乱。 ,俄方决定提前关闭开幕式。他只能停在控制线前,只好叹了口气,再次通过“瓦良格”。

肯达级导弹巡洋舰 线图_肯达级导弹巡洋舰 线图_\

中俄“海上联合—2014”军演将在东海举行的消息一传出,我就意识到这是再次接触“瓦良格”号的机会。后来,我在参战舰艇名单中看到了“瓦良格”号。“瓦良格”之名,激动地为“瓦良格”做了积极的准备。

5月25日中午,完成海军演习任务的导弹巡洋舰“瓦良格”号在“郑州”舰的引导下,缓缓驶向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旁边就是“瓦良格”号。曾经停靠海军长江军港。演习前,俄罗斯大型反潜舰“潘捷列夫海军上将”号和中型海军油轮“伊利姆”号停泊于此。当然,现在泊位已更改为腾出“瓦良格”号的泊位。.

作为安保人员之一,我早早来到客运大楼的候机楼等待军舰的到来。只见浦江浓雾中,“瓦良格”号锐利的船头劈开江面。长老们战栗的威武姿态冲破阴霾,出现在码头等候的人们的眼中。高耸入云的塔式桅杆,密密麻麻的重型反舰导弹发射器,庞大复杂的网格状雷达天线,无不展现着红海军曾经的辉煌与辉煌,仿佛又回到了激情澎湃的时代。正在飞翔,波涛汹涌,红星照耀着大海。苏联海军总司令戈尔什科夫元帅的呐喊声在我耳边响起:“红海军,去大海!”

26日上午9:00,我换上休闲装,再次来到国际客运站。按照流程,先登上我军“郑州”舰,再重新排队参观“瓦良格”号。

为避免俄方单方面提前停止访问青岛的情况,我和海军战友说明情况后,在“瓦良格”号舰下排成一列,终于可以一睹舰艇的风采了。巨轮第一时间。

玄武岩锤:

站在战舰下方,才能真正感受到“瓦良格”号的威严。舰侧巨大的П-500“玄武岩”超音速远程反舰导弹发射器充满了力量之美。

这是一种大型反舰飞行导弹。苏联在 1940 年代开始研制飞行导弹。二战后,获得了纳粹德国的研究资料和样品,研制进度进一步加快。, Lavochkin, Mikoyan, Ilyushin, Beresyank 设计局。

肯达级导弹巡洋舰 线图_\

“瓦良格”号装备的不是最先进的反舰导弹,而是为基辅级航母研制的“玄武岩”反舰导弹系统。该导弹的研制早在1963年就由切洛梅设计局牵头研制,1975年装备部队,是在П型导弹基础上研制的重型超音速远程反舰导弹-6“葡萄柚”反舰导弹。飞行速度提升1.7倍,达到马赫数2.0,航程增加20%至550公里,控制的抗干扰能力和自动目标选择能力系统也得到改进。

“瓦良格”的两侧并列着16个并排排列的发射筒。粗壮的支架形成风暴走廊,使发射筒的火焰能顺利排到船外,减少船体燃烧。看反舰导弹发射器,可以看到上面有一层层厚厚的油漆,应该是多次发射后的补漆,说明随着俄罗斯经济的复苏,军队的训练正在逐步进行恢复。“玄武岩”的实际发射仍在进行中。

大桥的塔形桅杆建筑前,有一个长方形的雷达天线,闪耀着耀眼的金光。

这是为“玄武岩”反舰导弹提供目标数据的4Р80型“前门-C”制导雷达天线和“前表”指挥天线的组合。

“前门-C”雷达也是继承自P-6反舰导弹系统。它最初安装在巡航导弹核潜艇指挥塔外壳的前部,使用可折叠的伸缩天线,后来安装在基辅级航母舰艏的方舱内。在罩盖下,需要时可以升起,所以在西方也被称为“活板门”,而在巡洋舰“瓦良格”号上,则是直接安装在桅杆塔前的锥形底座上。

该天线是一个复杂的钝角网格状抛物面反射器,上缘突出有两个大喇叭形雷达馈源组肯达级导弹巡洋舰 线图,共排列有五组白色波导。主天线上部还有一个带馈源的水平小天线,与“前片”雷达配合使用,主要用于拦截飞行中的导弹信标并发布指令。整个雷达天线一如既往地体现了苏式装备的复杂性,充满了暴力美感。

红堡:

踩在“瓦良格”的表面上,最引人注目的是红色区域的С-300Ф“堡垒”(音译称为“里夫”)远程防空导弹垂直发射系统,8发8连左轮手枪弹成形的发射单元占据了两排船中部的大部分区域。

苏联军舰偏爱重型远程防空导弹是有原因的。虽然远程防空导弹攻击小型目标从经济角度看似乎不合理,但苏联专家认为,大型防空导弹携带的弹头越大,对目标的伤害越大。它越重,这在击中低空目标时非常重要。

俄罗斯国防部第一研究所编着的《战后苏联海军建设史及俄罗斯海军可能出现的样子》一书记录了这样的事故。1987年4月16日,小型导弹舰“季风”号正在发射实弹。发射了两枚轻型近程防空导弹,均击中导弹目标,但导弹目标继续飞行并击中“季风”号,导致舰上起火,因此苏联设计者认为研制重型远程射程舰对空导弹是完全正确的。

肯达级导弹巡洋舰 线图_\

“瓦良格”一共装备了64枚“雷霆”导弹。原型机为陆基С-300П,由火炬设计局研制,总设计师为Б·В·布金。

站在垂直发射系统前,我感受到了笨重笨重的“堡垒”系统。每个发射单元的中心都有一个从舰体表面突出的旋转机构,它控制一个圆形发射口盖板的开合,其余7个导弹盖板。板片虽然不能打开,但都是同心圆设计的,用于泄压。在距离发射单元一定距离的地方设置了一组自动喷水器,导弹发射后可以喷水冷却该区域。这些自动洒水器由水手仔细擦拭,呈现金色和半透明。

一般来说。这套比我之前见过的西方MK-41、MK-48、A50“席尔瓦”垂直发射系统大很多,苏联设计师最初想到的是蜂窝式垂直发射系统甲板上发射器的开口会很大,这会影响船体的强度,因此选择了开口较少的左轮手枪类型。

然而,在船上安装“堡垒”系统后才发现,即使考虑为蜂窝发射器的所有襟翼安装装甲,它仍然比蜂窝系统重2-2.5倍. 体积比1.大5倍,但在新型蜂窝发射系统研制出来之前,苏联就已经走到了尽头。有趣的是,发现两排垂直发射器之间的空间竟然是存放登船舷梯的空间,登船舷梯通常是由船上的起重机放置的。好在“堡垒”系统采用冷发射,不用担心导弹尾焰烧坏。这里是过道。

按照船尾的指示,直升机机库上方安装了一个3Р41“顶盖”制导雷达,形似冰淇淋筒,用于引导“堡垒”防空导弹系统。

半圆形天线罩长4米。尽管使用了相控阵系统,但它仍然需要在天线罩前部有一个中央馈电来进行照明。这种奇怪的相控阵阵列与中央馈电共存。在停靠在这里的大型反潜舰“海军上将潘捷列夫”上的MР-350/360“十字剑”制导雷达上也可以看到。

当时保守的苏联设计者并没有意识到相控阵雷达静态放置更合理,仍然采用传统的旋转雷达设计,导致“顶盖”雷达加上整个旋转重量天线站达到30吨。增加了动力转向单元的额外质量。不过,当时雷达的性能还是不错的。探测范围为74公里。它可以引导12枚“雷霆”导弹同时打击6个空中目标。即使由于其良好的低空性能,它不仅可以使防空导弹在不到25米的高度消失,还可以引导配备130公斤强大弹头的防空导弹打击近距离小表面目标。

刺黄蜂:

再往前走就是“瓦良格”号的直升机起降区。为解决搭载卡莫夫直升机造成机库高的问题肯达级导弹巡洋舰 线图,该舰将机库设置为低于直升机起降平台,将起飞。着陆区设计为高于机身的平台,进一步改善了直升机的起降条件。有一个向下的隧道,用于将直升机从起飞和着陆甲板拖到机库。设计非常独特。

\

在直升机机库两侧的甲板上,有一个圆形的襟翼,吸引了众多市民的目光。此外,还有一条运输铁路。一辆小型炸弹卡车停在襟翼前。游客经常认为这是一个船舶弹药库。

其实这就是9M33“黄蜂-MA”防空导弹系统,是从陆用9K33“黄蜂”野战机动防空系统衍生出来的短程点防导弹武器。该导弹的总设计师是火炬设计局的П·Д·Grushin。“Varyag”上的圆盘是该系统独特的 ЗИФ-122 伸缩式旋转发射器。发射器通常用炸弹收回甲板下。在战斗中,圆盘打开双装发射器以提升和发射导弹。发射后,它被收回并装载到甲板下。这是一款非常独特的发射器,由安泰联合企业的В·П·Yefemov开发。

由于这种导弹系统可以安装在排水量超过800吨的舰艇上,是苏联海军中装备最广泛的舰空导弹系统。同样因为体积和质量问题,它一直无法取代“Wasp-MA”系统。

在这个圆盘作战系统的背后,是一个用白布包裹的复合雷达天线。是该系统的МПЗ-301/4Р-33“气炮群”制导雷达,是苏联第一款搜索雷达和制导雷达。复合型舰空导弹制导雷达与其他苏联导弹制导雷达一样,有一个矩形机柜,正面有两个不同直径的圆形雷达天线,负责对空导弹的信标跟踪和指挥下发,顶部是独立旋转近程搜索雷达可监测30公里范围内的低空空域。

这种配置使得导弹发射不再需要舰载搜索雷达提供目标参数,可以提高全舰对低空目标的搜索能力。一定程度上影响贴合性能。

霸气风帆:

走在反舰导弹发射器和上船体之间的长长廊道里,抬头仰望,可以看到安装在主桅杆上的巨大的苏联式背靠背网格雷达,充满了重金属的味道的。

这是全舰最重要的空对空传感器。它是一种代号为MР-800“顶对”的远程空对空搜索雷达。令人惊奇的是,这款雷达不是重新研制的新型雷达,而是MР-600型雷达。“顶帆”三坐标雷达和MР-500“大王”二坐标雷达背靠背组合。天线系统总重量达到43.5吨,可同时跟踪64个目标,识别24个目标。空中目标。背靠背似乎是苏联式舰载空对空搜索雷达的传统。包括“头网”、“顶舵”、“板舵”、“顶板”在内的一系列雷达都是背靠背形式,有的是重新开发的,有的是现成的直接组合的雷达,

\

正面“顶帆”雷达天线宽8米,高10米,中柱高6米。它是一种大型三坐标远程对空搜索雷达。超大的网格抛物面天线就像帆船上的帆船。巨大的风帆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在天线前方,有一条与雷达主轴平行的粗线馈源,上面覆盖着波导元件,最大工作距离为555公里。“顶帆”背面的网状雷达可不简单。1980年代,军舰上安装了1950年代研制的老式MР-500“大网”雷达,主要用于消除“顶帆”雷达的旋转。过程中出现的空对空盲点,说明这台老式雷达坚固耐用,真佩服苏联设计师物尽其用。

河上的红色:

一路下来,发现《瓦良格》的很多地方都是薄的、中厚的、厚薄的,两者相得益彰。

比如AK-130主炮,霸气的炮塔和缠绕在水冷管上的双装长枪管,从正面看威风凛凛,但如果仔细观察枪座底部,可以看到有麻点的铸造痕迹,而且经常可以看到。船体铆接处从钢板上凸出的一排排铆钉异常明显,做工明显粗糙。

但也有很多细节。每一个需要经常转动的螺丝、阀门、锁具都经过水手们的悉心照料,地面金黄干净。同时还发现,船上很多爬梯都用麻绳包裹,有效提高了爬升时的摩擦系数。所有这些细节都展示了俄罗斯300多年海洋历史的深厚底蕴。需要进一步练习。

27日11时00分,“瓦良格”号缓缓驶出码头,在“郑州”轮的引导下,在黄浦江上航行。

从高处看,“瓦良格”号的甲板还保留着红海军时代的鲜红色。有人说这是一种特殊的防腐涂层,可以防止海水和强碱性物质的腐蚀。为了节省成本,外面没有涂上保护色漆,这是苏联海军不注重细节的表现。

也有人说这是苏联人留下的产物,是革命浪漫主义精神的象征,是红海军的永久象征。我更愿意相信后者。苏联结束了,但我心中的愿望和前进的道路仍然存在。愿在历史长河中褪去的红色再次激励中国海军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