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①:8月1日,张雨霏在赛后拥抱池江璃花子。
六 一摄(影像中国)
图②:8月1日,坦贝里(右)和巴希姆在跳高决赛后庆祝。
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摄
图③:7月25日,丘索维金娜在比赛中。
新华社记者 曹 灿摄
8月1日晚,东京新国立竞技场内,男子跳高项目的金牌争夺直到最后仍难解难分。3次冲击2米39的高度失败后,卡塔尔名将巴希姆和意大利高手坦贝里成绩仍然完全相同。根据规则,他们可以降低高度继续分出高下,也可选择并列成为冠军。于是,裁判询问二人是否愿意继续加赛。
“我们可以每人拿一块金牌吗?”巴希姆主动问道,他和坦贝里注视着对方,二人便瞬间知晓了对方的答案。颁奖仪式上,这对跨国好友共同登上最高领奖台,诠释了“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意义。
参与中留下拼搏与超越
“我们都不想夺走对方获得金牌的巨大喜悦,所以只需一个眼神就做出了分享金牌的决定。”坦贝里回忆说。
7月29日,在射击女子多向飞碟决赛中,季军的位置写上了圣马力诺选手佩里利的名字。这枚珍贵的奥运奖牌,这个欧洲国家已经等待了61年之久。1960年罗马奥运会上,首次登上奥运舞台的圣马力诺派出9名选手参赛,最好的成绩不过第十六名。东京奥运会上,有5名圣马力诺选手前来参赛。佩里利的铜牌使得圣马力诺终于圆梦。“我们的国家很小,但我们对拥有这枚铜牌感到非常骄傲。”她说。仅过了一天,佩里利又和队友贝尔蒂一起,夺得了射击多向飞碟混合团体的亚军。
突破不断在奥运赛场上演。
每个参赛代表团都有属于自己的奥运奖牌梦。7月27日,百慕大群岛选手达菲获得铁人三项女子个人项目冠军,赢得了代表团历史上的首枚奥运金牌。“百慕大群岛都为你感到骄傲。”赛后,百慕大群岛总理也立即在社交媒体上表示了祝贺。
比赛中书写坚韧与智慧
7月25日,东京有明体操馆内的志愿者、裁判以及运动员纷纷起立鼓掌,向46岁的乌兹别克斯坦女子体操选手丘索维金娜致以深深的敬意。
参加东京奥运会已是这位老将第八次踏上奥运赛场。虽止步资格赛,但对于丘索维金娜来说,她在奥运赛场上书写下的传奇早已无需用奖牌和名次增添色彩。
1992年,年仅17岁的丘索维金娜夺得巴塞罗那奥运会体操女子团体金牌。2002年,她的儿子被查出患有白血病,她不得不频繁参加比赛,希望用比赛奖金给儿子治病。儿子痊愈后,她仍未离开体操赛场——如今,出于对这项运动的热爱,她再次出现在奥运赛场,在这里写下她令人钦佩的故事。
7月25日的自行车女子公路赛中,30岁的奥地利选手安娜·基森霍弗夺冠。与各路名将相比,安娜并没有什么名气,因此在比赛中也鲜有人关注。实际上,直到2014年,她的兴趣才因受伤而不得不从铁人三项中转移到自行车上来。除了自行车运动员之外,安娜还是一名数学博士后研究员。她的夺冠也诠释了奥运赛场上的无限可能。
竞技中镌刻顽强与温情
游泳池内同样有励志且温情的故事上演。7月24日,东京奥运会迎来首个比赛日,在当晚的女子4×100米自由泳接力预赛中,日本队最终排名小组第五未能晋级决赛。然而,人们仍然把尊敬留给了第二棒的选手池江璃花子。这位出生于2000年的日本姑娘在2018年被诊断出患有白血病,2019年12月出院后,她于3个月后便开始恢复训练。今年4月的日本国内选拔赛上,她成功入选东京奥运会的参赛阵容。
8月1日,完成女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比赛后,中国选手张雨霏一直在等池江璃花子。泳池边,张雨霏拥抱了池江璃花子,送上鼓励与祝福。张雨霏说:“我们约定,2022年杭州亚运会赛场再见!”
7月31日,在田径男子800米预赛中,全世界目睹了来自南苏丹的难民代表团运动员奇恩杰克摔倒在跑道上。不过就在转瞬间,他便不顾伤势重新爬起来继续比赛。年幼时,他为躲避战火而逃离了家乡,在肯尼亚北部的难民营上学并接触到了跑步运动,能够站在奥运赛场上,他已经展现出了生命的顽强。奥运会的舞台将世界各地的大家汇聚在一起,再将这里的多彩传递至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屡次提到“通过体育让世界变得更好”。8月4日刚刚结束的滑板女子碗池决赛中,15岁的日本选手冈本美纪在最后一轮中出现失误,无缘奖牌,但当她回到出发台的时候,依然得到了其他7名决赛选手的安慰和鼓励。作为本届奥运会的新增项目,滑板比赛成为年轻人的“主场”。年轻的他们在赛场上展现出的这份团结,给了世界更多希望,而这也是奥运会举办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