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粽情乐”“纸定行”年轻人把端午过出仪式感

中新网石家庄6月15日电 (赵丹媚)“一个鲜肉粽卖3.5英镑,不便宜啊,和朋友一起包,既省钱又有趣。”为了在异国他乡也能感受到节日气息,正在英国拉夫堡大学攻读博士的王堃提前在华人超市订购了糯米和粽叶,打算自己动手包粽子。

虽然被朋友调侃自己包的粽子看起来像被“绑架”了,但王堃认为这颗粽子承载的是友情,更是给异乡人的一点慰藉。

王堃说,身边很多华侨华人也都有端午食粽的习惯。“其实以前我对这种很有节日气息的食物并不感冒,但是在外思乡心切,和朋友一起吃粽子,也算团圆了。”

额间贴有珍珠花钿,佩戴艾草香包,身着宋制汉服的马腾和朋友特意从山东来到河北千年古城正定“寻味”端午。景区里制作中草药香囊、画扇面等技艺展示,吸引了他们驻足观看。

“端午假期的最后一天,希望能利用有限的时间感受更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马腾认为,年轻人应该建起与历史沟通的“桥梁”,让传统民俗迸发别样韵味。

道一句“端午安康”感受中华民族传统佳节内涵,“粽情乐”“纸定行”则是年轻人之间会心一笑的谐音梗,利用端午吃粽子、剪纸等民俗活动感受趣味端午文化。

每年端午节,身为“85后”的石家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行唐剪纸传承人赵成龙都会带领学生们剪制“公鸡吃蝎子”“雄鸡啄蚰蜒”等图样剪纸。把这些剪纸贴到窗户上是他河北老家过端午节的习俗,意为“驱五毒,祈安康”。此外,还会在门楣上悬艾草、挂纸葫芦等。

“这不是迷信的陋习,其实是一种感情寄托。”时代变迁,传统习俗也在不断变化,但对赵成龙来说,每当制作端午剪纸时,总会想起小时候奶奶手把手教自己的情形。

“如果我作为非遗传承人都不做的话,可能慢慢这个习俗就会消失。”2014年起,赵成龙把剪纸艺术引进河北省石家庄市多所小学,义务教授学员6000余人。并于2015年在河北师范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开设剪纸课程,受到很多留学生喜爱。

赵成龙认为,城市里的年轻人曾经对这些端午节传统习俗参与感并不强,但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逐渐回归等多重因素影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重视传统节日的仪式感。祭祀屈原、熏艾草祈福、斗蛋大赛……不少传统习俗伴随佳节在年轻人圈子里实现“复兴”。

“就如同各地饮食习惯不同,粽子分南北风味,但无论以哪种方式过端午节,种种习俗背后更多的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望。”赵成龙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