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贵州探索安置社区治理:从故土难离到安居乐业分几步?

央视网消息 (记者 田宏):贵州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造成山高坡陡、土地贫瘠、交通不便,发展受到很大的制约。

写好贵州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192万贫困人口搬出大山以后,社区建设和社区治理成为关键问题。记者深入毕节市织金县、黔西南州晴隆县,实地走访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社区,如何让搬迁户从靠山吃山到勤劳致富,从故土难离到安居乐业,地方探索出新经验。

服务群众

——办实事,打通社区工作“最后一公里”

“这双35元的草鞋独特之处在于都是由我们惠民街道60岁以上的老人家手工编织而成,做工细致……”聚光灯下,手机屏幕前,23岁的秦娇娇坐在织金县惠民街道的直播工作站,流利地介绍着社区扶贫工厂的扶贫产品,从江苏的师范院校毕业后,和许多外出务工的年轻人不一样,她选择回到贵州织金县的搬迁新家,每两天做一场直播,一个月能收到3000多元。

从少普镇大寨村走出的她说:“这份工作让我很有成就感,帮扶贫产品找销路,就能带动更多人有工作。”对于未来,她充满信心,虽然计划继续考研深造,但始终坚持留在织金,助力家乡建设。

秦娇娇所在的惠民街道是织金县移民安置区,下设惠泽、惠民、恒大3个新型社区,安置贫困户4958户22438人。如此庞大的搬迁人口,人员结构杂、居民需求多、管理服务难,统筹好易地扶贫搬迁户入住、生活、就业、就学、医疗及后续保障工作,最重要的一环就是要打通社区服务“最后一公里”。

安置区如何建立基层综合治理体系,离不开每个社区精细化管理,惠民街道办事处主任周坤向记者介绍:“惠民街道三个社区109栋楼,以楼栋为单元,在搬迁群众中选出专职楼栋长109名,他们负责走家入户反馈每户家庭情况,形成网格化覆盖全街道。街道还设有综治指挥中心,接收居民反馈,安排跟进处理。”

在家门口,秦娇娇就能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这基于楼栋长宋小敏日常对所覆盖的48户100多位邻居每周至少一次的入户走访询问,及时将影响居民生活的难题如家庭就业、医保情况,或是房屋漏水、安全卫生等信息逐户录入“平安贵州”APP并上传至“惠民街道综治指挥中心”。在宋小敏的介绍下,秦娇娇的父母也在外务工有了稳定的收入,一家人年收入达10多万元。

惠民街道宣传办工作人员周青介绍说:“每天综治中心会收到务工需求、疏通下水等信息上百条,需要及时解决的生活难题,要有处理结果进行反馈才算结案。”而涉及低保户办理等工作,社区干部也通过楼栋长的信息反馈,走访入户核对信息后协助处理。

除此之外,惠民街道安置区全部采用七彩标记分类管理楼栋,在楼栋单元口醒目张贴公告栏,对党员、楼栋长、就业、低保、残疾人、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用“七彩”进行分类标记,清晰梳理每栋楼每户居民基本情况。楼栋长和社区干部的联系方式也同步公开,搬迁群众有多种渠道都可以找到工作人员为他们解决生产生活困难。

号召群众

——强自治,刷新群众基层治理“存在感”

去年1月,通过社区推选,搬迁户宋小敏当选了楼栋长,面对记者采访,她说话时嘴角总是不自觉地笑开,“搬迁前,在老家只能带孩子,来这里有工作还能照顾家里,家家户户都变得干净明亮,生活很充实。”一身干净利索的白色碎花长裙显得精神又自信。

对于拥有22438人的搬迁安置点要如何强化管理,惠民街道办事处主任周坤介绍:“还是要最大限度把群众组织起来,发挥搬迁群众自治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优势。”

目前街道设有109名专职楼栋长,他们本身都是搬迁群众,经过社区居民推选后,具有一定威望、工作热情的搬迁户得到居民认可后走入岗位,社区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居民自治,实现共同参与,让“新市民”更有归属感。

记者走访的时候,恰巧遇到了社区干部齐强林正在楼下组织居民一起参与“楼栋宴”,颜色不一、高低不一的几张桌子紧紧拼凑在一起,一旁的大铁锅幽幽地散发着热气,十来名居民们笑着聊天。“以前大家都不是一个村也不认识,搬迁来这里后成了邻居,我们经常会一起这样办宴。”从猫场镇搬来的齐强林是个热心肠,以前在贵阳做过电工,搬来后时常帮着居民修水电,去年11月份,正式被推选为社区干部,“聚在一起比较符合以前的生活习惯,也是解乡愁的一种方式。”

因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齐强林一家5口人曾致贫,现在不仅就医、入学方便,而且医保就能报销90%。除了他有了稳定的工作,妻子也在服装店上班,一年下来家里还能有2万多元的存款,“现在就想好好工作,给孩子们做个榜样。”

群众融入

——留住乡愁,助力特色小镇发展振兴

从偏远的大山深处搬到热闹的街道市区,从难舍的故土家园到兴旺的安居乐业,在黔西南州晴隆县的阿妹戚托小镇,从三宝彝族乡搬迁而来的群众,不仅留住了乡愁,也助力了特色小镇发展振兴。

“阿妹戚托嘞,阿妹戚托嘞……”

在阿妹戚托小镇,伴随着夜幕降临,每天都会有身着盛装的各族搬迁居民和来自全国的游客,围绕在热情的篝火四周,欢声笑语跳起“阿妹戚托”舞。

三宝彝族乡曾是贵州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98.7%,也是全国唯一一个整乡搬迁的建制乡,依托民族特色文化,阿妹戚托小镇推行“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模式,开发旅游产业的同时,民族传统文化也得到了传承发展。

彝族老人杨碧芬掌握一手娴熟的彝绣技艺,以前祖祖辈辈住在山里,靠绣花针制作一套彝族服饰需要一年多的时间,交通、信息闭塞也卖不出去。如今,64岁的她精神头十足,熟练地操作缝纫机加工制作,一个月能做出两至三套民族服饰,卖给小镇及周边的手工坊,每月能收入3000多元,“刚来也怕适应不了,现在生活好了,家庭地位也提高了,过年的时候给每个孙孙都包了红包。”

“有刺绣技艺的这部分搬迁老人,我们统一安排缝纫培训,社区为每户提供缝纫机、锁边机、织布机等,很多来旅游的人都喜欢,卖的也好。”晴隆县三宝街道办事处主任彭小容介绍:“为留住乡愁,促进民族融合,每年农历三月三布依族风情节、六月二十四彝族火把节、八月八苗族绣花节,小镇都会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赛事。”

红墙灰瓦、花窗雕栏,民宿客栈、农耕文化体验园,整乡搬迁安置的特色小镇处处透着活力新机。由于安置人口集中密集,这也吸引不少用工企业在附近安家落户。

为了解决孩子就学的老大难问题,23岁的苗族姑娘杨兴芬搬出了大山,三个孩子已经有两个正式入学了。去年6月份,经过20多天的培训,她在附近的服装工厂进行锁边工艺,每月能有3000左右的收入,这让她很自豪,“以前在家带孩子也不想搬迁,现在孩子教育好了,生活条件改善了,不想回去了。”

大力发展特色轻工产业和装备制造产业,三宝产业园引进了新能源汽车、服饰鞋帽加工、家装建材行业等12家劳动密集型企业入驻,通过培训,引导搬迁群众从田间走进车间。

有了明亮舒适的住房,有了一体化的教育园区,有了配套丰富的产业,更重要的是,在阿妹戚托小镇,民族文化真正地融入了城市生活,留住了乡愁,也留住了传统文化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