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玲丽在课堂上。
本报记者 游 仪摄
台上,4岁的小爱(化名)大声朗诵着《乌鸦喝水》。台下,父母激动到落泪。
10年前的这一幕,安徽省马鞍山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周玲丽记忆犹新。小爱是她带的第一名学前儿童,也是她挨家挨户打电话,好不容易才“争取”来的学生。
毕业后,周玲丽就开始教低年级聋哑孩子手语。在和孩子们的相处中,她发现,低龄听障儿童大多有残余听力,听得见大声讲话,只是当年龄变大,发音器官受限,便不能开口说话,这让周玲丽觉得十分可惜。她萌生了新想法:如果及时进行康复训练,这些孩子就有机会能说会唱!
2008年,学校开设学前儿童康复中心,周玲丽承担学前听障儿童康复工作。没想到,生源问题竟成了第一道难题。
周玲丽医院、残联来回跑,社区、家里挨个问。“起初家长们都不愿意,有的质疑学校不行,有的觉得孩子已经这样了,犯不着治。”周玲丽说。
一开始,小爱的父亲也不愿意。让孩子恢复健康,他不是没有努力过。小爱3岁那年,听说外地有家聋哑儿童康复机构,二话不说,他带着孩子就往那儿赶。一年下来,训练费加上住宿费、生活费,家里掏了好几万。“孩子确实有了一点好转。但长期在外地,入不敷出。”突然冒出个学校说能帮孩子康复,他甚至一度怀疑是诈骗。
从学校设施到课程设置,周玲丽掰着指头讲道理。去现场看看,3间教室明亮整洁,教学设备专业齐全。得知周玲丽为了更好帮助低龄听障儿童康复,不仅买了一大堆书在家钻研,还特意前往福州学习进修,小爱父亲的顾虑终于彻底打消。
“有电话的,我一个个打;有住址的,我一家家上门。”周玲丽就这样耐心劝说着家长,给孩子们带来重回有声世界的希望。
两个多月后,小爱和4个小伙伴一起入学。
1个人,5个娃。孩子们喜欢到处跑,周玲丽就在椅子上做记号,吸引注意;孩子们对声音不敏感,周玲丽就敲锣、打鼓、拍掌,模拟各种声音,唤醒孩子们的听觉;孩子们吐字不清晰,周玲丽一个字一个字地教,简单的“你好”“谢谢”,她要教上百遍。有时嗓子哑到喝水都疼,她毫无怨言,依然耐心。
“一只乌鸦口渴了,它在低空盘旋着找水的……”声音稚嫩,发音不太标准。小爱将舌根音“喝”发成了舌尖音“的”。“吐字不清,要么是发音方法有问题,要么是发音部位不对劲。”周玲丽琢磨半天,想出了用勺子抵住舌头的法子,“这样一来,避免舌头上翘,正确的发音部位也就找着了。”两年后,小爱从特教学校毕业,如期升入普通小学一年级。
现在,当初只有5名学生的康复中心发展为121名孩子就读的康复教育部,包括聋哑、智障、孤独症3个训练班,周玲丽陪伴的孩子也不再仅仅是聋哑儿童。
小朋(化名)患有孤独症,刚来学校时,周玲丽递给他一块积木,却被狠狠咬了一口。“牙印不浅,很疼。但我下意识的反应是抱住他,安慰他没事。”周玲丽说,看着孩子茫然无助的眼神,自己的心一下子就软了。如今,在走廊或教室相遇,小朋总会主动叫一声“周老师”。从一个牙印到一声呼唤的变化,对孤独症孩子来说十分难得。
为孩子找回失落的声音,送去温暖的关爱。10多年来,已有110多名学前聋哑孩子从这里成功康复,进入普通小学、幼儿园就读。